教育人只有和学生在一起才可能逼近教育真相,教育研究者也不例外。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陈静静就是这样的行动研究者。10年来她频繁走进中小学课堂,以“蚂蚁之眼”观察,以“蜻蜓之眼”审视,以“飞鸟之眼”瞭望,洞见了一线教师所未见的学情,然后与一线教师一道“以爱孩之心”检索虚假学习和肤浅学习,这样的努力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课堂上真实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发生。现场有智慧。我深以为然。创新成果一定诞生自日复一日的教学现场。只有在课堂现场才会“遭遇”更多的可能性,只有更多的学者从书斋里走出来,走到实践中去,走到距离学生最近的地方,教学改进、教育变革才可能更深刻地触及核心地带。作为学者,陈静静本可以在书斋里做既定程序的学术研究,但是她毅然选择了在课堂上深耕教育,她的努力敲开了一扇门——一扇读懂学生和读懂学习的大门。不懂学,何以教?当一线教师过度关注教的时候,学生的学就可能被遮蔽。法国思想家卢梭曾说,“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我们也可以换句话说,在教育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是关于对学生的认识。教与学的分裂,一直是课堂教学的一大硬伤。如果不蹲下身子研究学生,我们的教学就可能一直在落后里徘徊;如果说只有“始于学生”的行动研究才能更好地实现“为了学生”的教学目的,那么陈静静带领的研究团队显然做到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