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资料摄影
摄影构图漫谈(一)

摄影构图漫谈(一)

作者: 学习笔记88 | 来源:发表于2019-01-18 22:48 被阅读57次

PS:接下来的一系列文章,都是有关摄影构图的,较深入的探讨了摄影与美学、心理学等方面的联系。也许可以帮你开阔思路,扩大视野,提高创作水平。

文中特别注意引导你从深入观察生活中存在的大量事物的形象出发,通过细致的分析,最终归纳提炼出指导摄影实践的理论原则,有了理论基础,然后在不断实践,反过来加深理论的认识,慢慢运用和掌握,从而提高摄影艺术水平。

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文章呢?网络中这样的文章有很多,如下图:

把题材有趣好看,构图巧妙的照片搬出来,并附上拍摄者拍摄过程的视频做详尽说明。可能你有了印象,但你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且你可能也没有理解背后的"为什么"只是死记硬背。

这样的后果可能就是你印象不深,记不住;或者换了场景你不知所措,运用不好。这些知识并没有深入你的骨髓,所以还不是你的。

大家肯定看过很多大师的艺术作品,有的还被博物馆永久收藏,为之震撼,心中不由会问,现在怎么很多人拍的作品达不到这种水平呢?很糖水,也很美,但不耐人寻味。

俗话说,读其文,如见其人。深入了解之后你会发现,这些大师的摄影艺术作品不但有精湛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对于绘画、雕塑、音乐、建筑和美学、心理学、哲学都有渊博的知识。

可见一幅艺术作品的诞生,背后蕴含了多少东西,身为底蕴不深的我们,只有不断努力学习,积累,才能创造出色的作品。

摄影创作离不开构图,就好像写文章离不开章法一样重要,不是可有可无的,是作品成败的关键。摄影构图与绘画构图有其相同之处,有些是可以互相借鉴的,但又不能完全代替。每种艺术形式都有他独特的规律和原理,这是不能违背的。

一、艺术和摄影

为什么一件作品可以成为艺术品,而在许多方面都和它相似的另一件却不是?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从根本上混淆了一下三个方面;

1, 艺术和自然的异同

2, 视觉形象思维和文字概念的区别

3, 艺术和手艺的关系

二、艺术和描绘自然

从十四世纪以来,人们开始探索用科学来解释人类的每一个活动,艺术家们也随之对大自然做了仔细的研究,并不断地用更符合自然和科学的内容来充实自己的作品,解剖学、透视学、光线、三度空间甚至衣服的皱褶都受到了极大的重视。

当时的人们理解和判断作品价值的简单方法,艺术就是模仿自然。到了十九世纪末期达到了高峰,这就是印象主义绘画。

大约在同一时期,摄影术发展了,并且得到广泛应用。过去几个世纪许多艺术家苦苦追求的事情,现在很轻易的被"小黑盒"办到,使任何一个人都能相当轻松地拍出一张照片来。

艺术家们摆脱了如实记录的重担以后,便转而探索艺术的更本质的特征。通过探索,他们在艺术和自然的关系方面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

自然界有它本身的美,并不在于人们是否去捕捉这些美。但表现自然美的照片却不能自动成为一幅美的作品。

插花 纽约中央公园 美童

这儿个题材的本身都是很美的。但是这几幅照片,即使聚焦清晰、曝光正确、印放得当,却依然缺乏趣味。无论是剪裁、 遮挡还是增添什么景物都无法弥补拍摄时所缺乏的东西 ,那就是在题材固有美之外摄影家心目中所认识所发现的美的因素头脑里缺乏生动的艺术构思。

相反,通常看来不美的自然景色、人和物,却能拍出很美的照片。对于这些照片,我们要撇开画面的感人之处,去回忆一下,当时在平常环境下看到的这些题材,确实并不特别动人。

然而如果艺术家把他内在的想象力和娴熟的技巧结合起来,用这样的题材也能拍出美好动人堪称佳作的照片来。

三、艺术和抽象的视觉美点密切相关

不管是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题材还是美的题材,都可以产生好的照片,但问题的关键是,艺术效果完全取决于艺术家是否从这个题材中发现了和感受到了抽象的视觉美点,以及处理它们的能力,经过这番处理,观众才能看到艺术家曾经看到过的东西,激发出和艺术家同样的感情。

这类视觉美点,在我们周围到处都有,占我们日常生活的比重很大,以致我们大多数人竟然对它熟视而无睹。 每一个题材,不论它是平淡无奇还是宏伟壮丽,它都包含着几乎是无限量的视觉美点。

有时候它只存在片刻,稍纵即逝。有时候它藏在极普通的外表下面,貌不惊人,难以辨认。事实上这隐藏着的视觉美点才是真正神奇有趣的东西。

从题材中发现这类线条、色调、形状和质感, 把它们纳入取景器,以摄影家完全满意的方式加以处理,随后制成照片,使观众对这些视觉美点也能一目了然,这就是构图的全部。

事实上,效果最好的照片,是既不违背自然形式,又力求高度简化,敢于大胆处理线条、色调、形状和质感的那些作品。

艺术就是汲取这些最本质的视觉美点,使之处于突出地位,剔除那些妨碍中心思想的成分、 或使之处于次要地位。

虽然有时候照片里看到的东西难以解释,简直像是魔术一样,但有许多东西仍然丛可以弄清楚的。有些摄影家生来就很敏感,他们能在看来无所作为的地方一下子发现奇迹。

有些人而要经过一番启发才能认识潜在的视觉因素, 然后也能不太费事地发现它们。大多数人则必需给以系统的教育., 提高他们认识视觉美点的敏感性,用这种方法培养他们的辨别能力。

四、构图-从混乱中找出秩序

构图方法和构图语言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也没有什么条文可以遵守。要理解构图,参与构图实践,就必须对几千年来艺术领域里人所共知、行之有效的那些普遍原则有所理解。怎么理解呢?(后面的文章中会有详细介绍,不是你理解的三分构图,对角线,对称等那些原则哦,那些仅仅是表象)

如果你单凭直觉构图,或许能产生一些值得一看的作品、但在更多的情况下,这种做法带有偶然性,不能保证把摄影家想要表现的思想传达给观众。

五、摄影中的冒牌美术

虽然自然界的某些方面经常是人类艺术的模特儿,但在美学上成功的程度却直接关系到所强调的要素,即线条、 形状、颜色、立体感和质感。优秀的艺术品一般说来都是能够反映自然界这些要素的。拙劣的作品,几乎都是只会模仿自然存在之物, 很少注意或根本不去注意这些要素。

任何一种艺术, 如果它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模仿其它艺术的话、那它就是否定了自己作为一种艺术的价值。

六、视觉形象思维和文字概念

也许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大部分是通过文字进行的, 我们总是习惯赋予照片以文字含意。好奇心驱使人们固执地注意着照片里的所谓感清上的或道德上的暗示,也许还有它后面的浪漫故事。

因为我们认为艺术品本身就具有文字含义,所以我们要寻找"画面以外的文字"来向我们自 己或问别人解释艺术家的意图。

然而,有意义的"画面以外的文字"是不存在的。摄影家的信息纯粹是视觉的。照片中表现的任何含意只能看,不能读。

即使对一幅照片的艺术价值作口头解释,也有可能夸大某一特点的重要性,而同时歪曲了所有各部分之间微妙的和谐关系,充其量不过是简单化地理解艺术家的意图。

在摄影方面也是这样。照片只能依靠它的视觉美点给人以深刻印象。搜集有关主题的或处理方法的奇闻异事对艺术价值不起作用,它只能引起混乱。

它们并非来自文字概念,也不要指望有什么语言反应。照片巳经表达了要说明的一切,无须任何文字补充说明。

我们看到这些令人兴奋的线条、形状、色彩和质感的时候,也能重新体会到儿童时代才有的那种愉快心情。

七、艺术和手艺

很多人把手艺和艺术经常被混为一谈、甚至有时候把手艺看作是艺术的同义语。

一个人如果不能同时成为一个高超的艺匠,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艺术家。如果一件作品的设想是好的,但它的制作水平很低,那么设计目的就难以达到。

为了创作具有艺术效果的作品,有趣的设想和完美的技术是缺一不可的。 但不能认为一个具有高度技术的艺匠就是一个艺术家。做家具的木工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足以说明这一点。

摄影艺术家不仅应该是一个超级艺匠,而且还要继续深入钻研,提高自己的技艺。甚至应该象二十世纪的画家 一样,达到一个相当高度的水平,达到能够自由运用自己技艺和智慧的地步,甚至可以大胆运用有时近乎粗劣的创作手法。

许多艺术家富有挑战性的性格,他们喜欢反驳那些巳被公认为正确的和基本的东西。他们改变了透视关系,随意处理比例关系,虚构不可能的场面,用假设的自然光源 安排互相矛盾的照明,打破已有的色彩协调关系,反传统主义成了大多数艺术家所追求的倾向。

下面儿幅照片都没有遵守摄影技术的主要原则,结果是获得了更有力、更可爱、更动人的效果。

今天就写到这里吧!如果你喜欢本文,有了收获,记得转发分享,让更多喜欢摄影的小伙伴知道,共同学习,进步。

如果你有其他想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让我知道你的想法,一起交流。

欢迎关注简书,下期文章,我们说说【摄影构图中,形状是如何发挥巨大作用的】敬请期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摄影构图漫谈(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oxi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