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在彩钢瓦上的声音不时地响起,小区外面已经是很寂静了,风在轻轻地吹,仿佛要吹凉这个无雨的秋天。
虽然已经是冬天了,但是气温还在很高位上运行,这场雨肯定会把人们带到一个正常的冬天里。
站在路灯下,看楼宇灯光雪亮的,小区里已经很少有人走动了,只有偶尔的下班的人归来,只怕已经有了些些寒意了。
很久没有这么下过雨了,风中有雨的味道,那味道是人们盼望已久的味道,清新以及泥土的味道,站在风中不时有雨滴落下,落在头发上,有种透心凉的感觉,又有些沁心脾的凉爽。
可能是干旱的久了,泥土也要得到雨水的滋润吧,还有小区里的花花草草,还有树木,它们更加地渴望来一场透雨,就像生病的老人整天都耷拉着脑袋,喝饱了水就像年青人一样又生龙活虎了。
人又何尝不是跟树木一样,也是需要阳光,空气,雨水,土地。
人们常 说春雨贵如油,其实稀缺的时候都是昂贵的,下如今天的一场冬天的雨,老家的人们正是种午季的时候,干旱的不知道如何才好了。
油菜和小麦都是这个时候要种下去的,在粮食短缺的时候,不种小麦,那是要饿肚子的,现在这些年,大多数人都不怎么种小麦了,粮食够吃了,国家不仅不收农业税,对种粮食还补贴。
就算是补贴,老百姓还是愿意种简单一点的油菜,毕竟收获和种植都很简单,江淮丘陵地带主要是吃大米,对小麦的需求不是那么的上心。毕竟现在想吃面食,随便那个时候都可以买的到。
但是不管种啥,都是需要有水的,要不然干旱狠了,不长,只是可能的活着,一场雨下来,可以吸收肥料了,就可以长了。
大大小小的塘都干 了,鱼儿也没有了,只有等到水满塘或者有了放鱼的水,来年才可以放鱼苗了。
种下去的油菜苗也不用担水浇了,有些地方可能趁着下雨地潮湿好栽种油菜苗了。那真的是相当的忙了。
以前在浙江那边打工,就曾经干过这个事。
浙江湖州普遍富有,但是那边的人,一点都不骄傲,就算是老板家里,有田也会种下油菜,有的会种大麦,
好像小麦少有人种,。
浙江已经好多年没有去过了,不过那里的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勤劳会做生意。农忙忙田里的活,男女都一样,女的闲下来,要么机器锈花,要么做缝纫。男人要么做采购,要么做供销。
那是八七年,我们有两个老乡小姑娘在那边锈花,工资比我们在那里做苦力的要高很多。一年下来能挣不少的钱,那时候还没有出现一百元的人民币,只有十元的最大了。那时,最喜欢下雨了,下雨就意味着可以休息不用干活。
记得那时也是冬天,只不过要比现在要冷一些,跟着他们年龄大的在那里帮人挑土,一边挖鱼塘,一边填房基,一天能换上到七到八块钱,那是相当可以的,一班人都是亲朋好友,外人还干不上那个活。
因为是在屋外干活,所以下雨天就干不了,走在村里的小小水泥路上,能听到家家户户都有缝纫机的响声。
那时就已经是两层楼房了,很少有人家是一层的房子,我们老家那时不家土坯房子,楼房更是没有,那里从古 到今就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
一场微不足道 的小雨竟然勾起了存年的回忆,当属难得,只是这雨丝知道不知道曾经的懵懂少年已经白发初现,雨丝里是否有我曾经的梦想,又或许已经超越了当初的梦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