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妻多夫看思维认知

作者: 吕不韦说 | 来源:发表于2019-02-26 20:24 被阅读80次
你相信中国现在还有一妻多夫吗?

我暂时没去过西藏,先分享几段刘杰文关于一妻多夫的文章,感兴趣的可以百度下。以下是段落节选:

一妻多夫,在云南这边还少,但只要翻过梅里雪山,到达西藏境内,就相当普遍了。一个女人,嫁给两兄弟、三兄弟,甚至四兄弟,都是很正常的事儿。

在藏区,最多的还是一妻一夫,一夫两妻也有,比较罕见。一般是家里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招一个男人来上门。于是这个男人,便娶了俩姐妹。

表面上看,这男人艳福不浅,娶了姐妹花。其实他要担当起整个大家庭的重任。一般姐姐或妹妹,身体上有缺陷,才会不嫁出去。藏族兄弟跟我说过,有两个老婆可不是什么好事,女人跟兄弟不一样,她们会为了给自己孩子争最好的衣服和吃的,打起来的嘎!

一夫多妻,男人难做,因为女人相对小气。反过来说,如果是一妻多夫,兄弟之间就得大度。

一般是这样的:兄弟三人,分工合作。老大在家务农,老二开车,老三经商。劳动所得全部交给家里,由大哥和嫂子做主。嫂子对所有丈夫,都一视同仁,生出来的孩子,大家共同抚养。

孩子叫大哥爸爸,叫其他兄弟二叔、三叔或二爸、三爸。

出门在外,我经常碰到这样的兄弟,问他家里情况如何。他会很坦然地说,自己在外头找活路,大哥在家帮着照顾老婆,是很一件很好的事儿。

在外开车或经商的兄弟回家,会放一只鞋,在房间门口,其他兄弟就回避。一起来,这种事是不会发生的。

弟弟回来了,大哥也会主动让出,不会表现出嫉妒。弟弟在外不容易,回来和“嫂子”或“老婆”同床,是很正常的诉求。如果大哥反对,弟弟另娶一个媳妇,家产田地就保不住了。一家人因为“这个事”分开,会被大伙耻笑。

不可能吧,我们会觉得,爱是自私的,怎么能做到平均分配?孩子都有偏爱,何况是爱人。

一种习俗,你之所以奇怪,只是因为陌生,如果就在这种环境中长大,就会习以为常。

你看田壮壮拍的《茶马古道》,其中一段采访,是一个在外经商的汉子,闪着眼睛,很自然地谈起自己的嫂子或老婆,感情非常真挚,既有对妻子的爱意和体贴,又有对母亲般的尊敬和感激。

为什么会有一妻多夫?

一妻多夫,并不只是在西藏,也不仅限于藏族。

在昌都地区、横断山脉的藏族、中缅边境,墨脱等地的门巴族、珞巴族,喜马拉雅周边的尼泊尔,还有一些高原牧场,都有一妻多夫存在。

在西藏,解放前是按户收税,一妻多夫的家庭既可以避免分散财产,又可以拥有更多劳力。为了活下去,并活得更好,人们便形成了一种观念:几个兄弟娶一个老婆,是最理想的家庭。而一个女人,能嫁给几个兄弟,把关系都协调好,证明她会持家、很贤惠。不但没人取笑,反而竖起大拇指称赞。

走进一个村子,看房子就知道,最富有的人家,肯定是一妻多夫。

西藏有句谚语:“一家分开,乞丐一堆”。本来生产环境就恶劣,大家挣钱都不容易,你还各自成家,把财产分散开来,岂不是都成了乞丐?

事实证明,这边一妻多夫的家庭,比一妻一夫或一夫多妻要富裕。

一二个丈夫在外开车或做生意,家里留一个照顾老婆。有人甚至认为,这是给女人的福利,“如果一个丈夫抛弃了她,没关系,还有他的兄弟呢。”

这样,客观上保证了人丁兴旺。有人种地,有人开车,有人做生意,大家必须在一起。要是各走各的路,真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


是不是感觉特别奇葩?

本质上还是思维认知的问题。

我想,任何一个人,放在那种环境中,一样会是同样的思维和认知。

这是环境的影响。

这件事在群里大家讨论的很热烈,从一妻多夫接着感慨到拉萨房价,再到西藏很多农村特别偏僻特别苦。

大家都有一个感叹,为什么这些人要一直呆在那些偏僻的地方呢,搬出来不好吗?

我一直也有这种优越感。

2008年左右,我去过外井沟村,大山深处,稀稀拉拉的几户人家,那时候还有没修通公路。全村40岁以下的年轻人不多,唯一小卖部里,只有十平左右,卖着过期一个月的山寨口香糖。

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这些人不搬到县城里去,哪怕是县城周边也行啊。

就业,医疗,教育,都不是小山沟沟里可以比的。

从一妻多夫看思维认知

再后来,我去过很多类似的地方,感慨山区环境好,也会感慨人为什么要蜗居在这些地方。

大前天,公子白去了深圳参加IP培训,见了很多深圳大咖,昨天已经开始看房,准备开始办深圳落户手续了。

我开玩笑说,深圳,一座有钱可以活的很潇洒的城市。

公子白给我回复,深圳,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深圳的理念,资源,服务,机遇,生活节奏,适合创业者。

背井离乡十二年,我算是山东人里面的另类了,从填高考志愿开始就没想着在省内,去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一直到现在蜗居在河北一所城市。

其实,想一想,我们和西藏偏僻地区的村民没有两样,和外井沟村不知佩奇的老爷爷也没有什么两样。

可能北上广深的人们看我们也是一样,一样在想为什么我们不搬到一线城市去住?

就业,医疗,教育,各方面条件也都是远非二三线城市可比的。

不是钱的问题,是思维认知。

我们的思维认知把我们限制在一座二线三线城市里,限制住了无限的可能。

我问我媳妇,喜欢哪座城市?

答,北京,武汉,杭州,深圳都喜欢,最近和刘胜老师接触,又喜欢法国。

查了下巴黎的房价,市区均价十万人民币,郊区三万人民币左右,也能承受。市区还买不起,郊区总可以吧。

不是钱的问题,还是在于认知。

我们离上层社会的认知究竟有多远,可能有100年那么远,不信你查查看1919年有多少人出国留学。

100年过去了,经济更好了,交通更便捷了,可是,今天我们出去了吗?

以前,我常常会对着爷爷给我留下的五间大瓦房发呆,要是我爷爷是个老北京多好,不用四合院,就这五间大瓦房,一拆迁一大笔钱,现在也是衣食无忧。

而现在我会想,我们能给后辈留下点什么?

所谓故乡,不过是先人流浪的最后一站。

我和媳妇说

明年去参加刘胜组织巴黎游吧。

观世界,然后才有世界观。

相关文章

  • 从一妻多夫看思维认知

    你相信中国现在还有一妻多夫吗? 我暂时没去过西藏,先分享几段刘杰文关于一妻多夫的文章,感兴趣的可以百度下。以下是段...

  • 财富自由之路part1

    改变认知都两招 认知的高度决定我们看世界的角度,看人的角度,看金钱的角度。 改变认知,是改变思考的思维方式。 从别...

  • 一夫多妻制度对谁更有利?

    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这两种婚姻模式应该都有人尝试过,但从历史上看,一夫多妻要比一妻多夫更常见,一妻多夫并不那么常见,...

  • 什么是非专业能力

    认知,思维,表达,协作,执行 认知,看懂世界、社会、环境和自己,把事情看明白 思维,结构化思维,把事情想清楚 表达...

  • 关于认知的认知

    【认知的差别让整个台湾和日本停留在上个世纪】 认知思维具有超越性,某种维度看,认知是思维之王。认知与技能的...

  • 一妻多夫合理吗?一妻多夫下的女人真的“幸福”吗?

    一妻多夫合理吗?一妻多夫下的女人真的“幸福”吗? 什么是一妻多夫?字面意思就是一个妻子多个丈夫。 一妻多夫合理吗?...

  • 2018-09-21

    今天我们在增加认知的时候,最缺的不是在既有的认知上不停加码,而是需要一种从自己的认知当中抽身出来,看自己的思维方式...

  • 问题不可能由导致这种问题的思维方式来解决

    今天我们在增加认知的时候,最缺的不是在既有的认知上不停加码,而是需要一种从自己的认知当中抽身出来,看自己的思维方式...

  • 黑暗森林理论对错之争是因为线性思维

    线性思维看,有道理 系统思维看,一项攻击型技术发展的时候,通讯技术也会发展,只是在认知之外了。 从选举角度,当两个...

  • 读《认知突围》

    《认知突围》从思维认知的角度,提出了几个很好的认知观点。 是一本值得看看的思维书。 认知清单 人生没有起跑线,也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一妻多夫看思维认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bz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