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一篇写的很好的文章:你为什么留不住快乐
除了烟酒赌毒,人类还可以把食物、性爱、服装、住宅、交通工具、甚至自然景观当做欧兹实验中那个神奇的扳手,希望通过每一次扳动让自己享受快乐。为了追逐和抓牢越来越短暂越来越微弱的快感,人们不得不拼命地挣扎,然而,曾经令人忘我陶醉、飘飘欲仙的感觉却像幽灵一样,不知在何时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最后,按动扳手纯粹是为了避免由于多巴胺水平下降而导致的抑郁和痛苦。
这个现象是人的“适应性”,美国心理学家哈利·海尔森 (Harry Helson) 在1947年最早提出了这个概念,并在他1964年发表的《适应水平理论》一书中做了详尽的论述。适应性让我们迅速适应各种外界刺激,使快乐像手中的沙,转眼从指缝间溜走。为了再次体验快乐,我们只能不停地追逐,但却像登上了跑步机一样,无论跑得多快付出多少辛苦,终究是徒劳无功的,不懈的努力只能帮助我们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
造物主巧妙地使用多巴胺作诱饵,诱惑我们克服懒惰,排除障碍,积极地去做对自己有益的事情。除此之外,生物体在恢复生理平衡的过程中也能体验到快乐。无论是口渴的时候喝上清冽的甘泉,还是疲倦的时候躺下休息,都会令人感到愉悦。然而每一种享受和快乐都是短暂的,当身体得到了它所需要的东西恢复到生理平衡状态以后,享受的感觉就消失了,因为目的已经达到了,生物体没有必要浪费有限的能量使身心继续处在激动和兴奋之中,节省下来的能量可以派作他用。
可见,期待时的快乐是个诱饵,引导我们追逐目标,享受时的快乐是个反馈信号,告诉我们做得正确。但是,无论期待还是享受都不是生活的稳定状态,而是状态的转换,注定是短暂的。因此,快乐和生活常态没有关系,而只与变化相关。如果一直呆在温度适中的空调房里,你不会有特别舒服的感觉,但是如果突然从严寒或者酷暑中走进来,感觉就大不一样了,当然,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对这个刚刚还感到无比舒适的温度变得无知无觉了。并不是我们的身体不会享受,也不是我们不懂得珍惜,而是人就被设计成这个样子,这就是我们的正常生理功能和状态。
信奉享乐主义的人把追求快乐和感官享受当做人生的终极目标,但是在体验了短暂的快乐之后,愈发难以忍受平淡的生活,因此不惜一切代价想要找回那些激动人心的瞬间。然而快乐却注定是稍纵即逝的,谁都无法将它挽留。显然,阿里斯提波的人生哲学出了问题,但是,倘若人生的目的和意义不是尽可能地享受快乐,那么还能是什么呢?
转载于2019年11月9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