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546897/7fcc650d79b89796.jpg)
一 心灵鸡汤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46897/095f68e16e49ca28.jpg)
心灵鸡汤这个词是个“舶来品”,和天主教的一个重要的日期息息相关。天主教有一项规定,复活节前的40天期间为大斋,该节日开始所遇星期三为四旬斋的开始。在这一天,信徒们要去教堂参加弥撒活动。按圣经记载,弥撒时候,神父用烧过的木灰在信徒头上画十字,把一块饼掰开分给每个信徒一小片,表示分享耶稣的骨肉和精神的生命境界。因而,这个星期三就叫做“圣灰星期三”。另外,在圣灰星期三这一天,除了参加弥撒之外,信徒们还要“节衣缩食”,大致规定是:14岁以上的信徒不能吃肉食;不能饱食,譬如,18岁以上信徒一天只能吃一顿饭,数量不能超过平时。除了吃之外,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要简单朴素,不可奢侈豪华。为了更加充足地履行这个规定,有条件的天主教教堂为信徒们准备好了鸡蛋汤和素食为主的份餐,教名是“从善的精神之汤”、俗名为“心灵鸡汤”。
近日由全球调研巨头凯度集团发布的《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显示,目前心灵鸡汤类文章是微信上最受欢迎的文章种类。这个报告分析了微信上最热门的50个公众号发布的所有文章的阅读情况。这最热门的50个公众号,其中有19个是情感类账号,但是上一年这样的账号只有3个,这就表明微信正在变得越来越“感性”:情感类文章的阅读量份额也从原来的21%上升到了34%,心灵鸡汤成为微信朋友圈里的"香饽饽"。同时,亚马逊中国也发布了2015年度浪漫城市及浪漫图书排行榜。该网根据2015年包含爱情、婚恋、浪漫、偶像等题材内容的图书在亚马逊中国的销量排名,为读者推荐了十大浪漫图书。从推荐的这些浪漫图书来看,“暖心”、“治愈”系的浪漫图书最受读者欢迎。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46897/07f32b9b4d48fdc4.jpg)
“心灵鸡汤”长期占据微信圈、朋友圈,“暖心”、“治愈”系的图书也大受欢迎,这不仅仅是一个微信文化话题、阅读文化趣味的折射。实际上,这已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现象,其背后原因更值得我们深思。
事物总是会有两面性,近年来心灵鸡汤也饱受争议,颇受排挤,因为过分的心理期望也许会跟生活脱节,也许会让人陷入到自己设想出的完美理想中,那么最终能够唤醒他的只有现实的无情鞭挞。事实上,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快节奏使很多人不能静下心来,往往急功近利,过度依赖心灵鸡汤,渴望能够快速吸收其中的养分。而且,鸡汤文更多是那些满足了一种“yy小说”式的渴望,读者往往会有智商和境界提升的错觉,它不断传达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强化“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成功”的信念,给遭受现实打击的人一种心灵慰籍,迎合读者需求。这也就是近年来心灵鸡汤受到一些人们批判的重要原因,但也是现在心灵鸡汤式文章遍地可见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毒鸡汤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46897/89300683485728b2.jpg)
“反鸡汤”其实是人们对于人生的一种情绪宣泄演化出的语言文字,现在多以段子形式出现而这种宣泄出的不满,也有利于社会进行自我净化,对于“反鸡汤”段子的走红,并且“反鸡汤”没有演变成一种社会主流价值取向,但是出现了过度泛滥现象。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46897/aa5f72b5d3d8b57c.jpeg)
在如今信息科技的发展下,信息的传播越来越迅速,“鸡汤”在网络上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而鸡汤文地流行似乎已经呈现饱和状态或者说到了一个临界点,并且现代鸡汤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复杂多变的心理需求,于是反鸡汤文愈加多样古怪、一阵见血,网络、生活中铺天盖地而来。
随后一段特定时期内,人们越来越极力推崇被加了“料”的鸡汤文,这种负能量式的简单粗暴更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而且,据调查现实,“反鸡汤”备受许多网民喜爱,但追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反鸡汤文是他们在日常生活领域中的细微感受与社会结构性现实关系之间紧张的一种戏虐性的表征。它们经由社交媒体的流传而走出私人的生活领域,蜉蝣于公共与私人生活之间,并常常不经意地就进入了公共生活。它的流行往往表露出现代人们的内心压抑与不安。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46897/f8057c1bf05f7f70.jpg)
三 你想选哪碗鸡汤?
心灵鸡汤存在并流行,本质是因其舒缓情绪,调整心情,是基于人们的精神需求应运而生。人生是由各种不同的变故、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向现实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望。——巴尔扎克。就如巴尔扎克所言人生永远没有的蓝天,阴雨雷电也是常态,对于容易情绪化并处于低谷绝望的人来一碗鸡汤确实有一定帮助,它有利于补充体力,调整心情,激励人们继续前进努力。所以一些存在的全盘否定或过于批判心灵鸡汤的观点似乎太过片面,忽视了它存在并流行的本质是因为人们对于它散发正能量的精神需求。
当步入网络化,高速化的二十一世纪后,批判心灵鸡汤的声音此起彼伏,甚至很多人对“鸡”过敏,对“汤”呕吐,这也是拥有很多原因。
心灵鸡汤之所以有用在于它可以舒缓情绪,而它无用,也在于它只能一时舒缓情绪,人的情绪不断经历跌宕起伏,而情绪管理多以理性人假设逻辑框架,对情绪或约束或逃避,结果“只治标,不治本”,甚至一些情绪偏激和悲观主义人群会对此产生反感。但心灵鸡汤内容本身,并不是毫无意义与思考价值的;而且随着微信、QQ、知乎等网络平台成为心灵鸡汤的主要载体,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读者进一步思考的可能。简单的说,普通读者很难去考虑它们形成的社会环境与具体情景,更不可能会去意识到,这些内容很可能是一种断章取义的产物。并且虚假商业化心灵鸡汤的爆料,逐渐降温人们的热情,降低人们的信任值。
心灵鸡汤的对立面—反鸡汤也在社会中产生不小影响,但它终究不是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许多人以很难被段子鼓励,更不可能被段子摧毁的态度对待反鸡汤,可反鸡汤的影响依旧不容忽视。“反鸡汤”段子其实是人们对于人生的一种不满宣泄,也一定程度有利于个人排解郁结,自嘲发泄,保持一个较好心情状况。
反鸡汤段子和经典语录的共同特点是揭露现实、残酷冷漠、有些拜金主义、极端化。这恰恰戳中了许多人现实生活中的痛点和共鸣点,如“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努力,那你努力有什么用”,这句话其实是对人的天赋与地位的自嘲,看似无理,却被许多人接受,这就是反鸡汤的厉害之处。反鸡汤喜欢偷换概念,用诡辩的方式逃避问题所在,然后给出看似合理正确合理的解释答案,实际上并未解决问题。对于这句反鸡汤而言,既然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那么努力还有什么用?可是对于有理想目标的人,努力只是常态,这句反鸡汤只是为不准备努力自甘堕落的人准备逃避现实的借口。然而对不想努力、暂时处于低谷、有过糟糕经历的人来讲,这句话具有很大触动,一时被许多人流传。
西哲赫拉克利特有言:“相反的东西结合到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反鸡汤与鸡汤并非水火不容,二者的精神本质是统一的。鸡汤以理想化,鼓励者的影响示人,反鸡汤以批判者的形象示人,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谓其貌异也,其心一也。二者从本质上来说皆为对于人生的积极态度,只是在认识角度与表达形式上略有差异。它们都着眼于人的发展与人生价值的实现,其旨归有相通之处,故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反鸡汤实则是对鸡汤内涵的丰富与发展,它通过批判鸡汤的内容或形式,追求客观条件与主观意志的统一,使鸡汤回归本真,重获新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11546897/3378dd5a52c1856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