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的精神美有赖于我们的自觉修为,所以我把它叫作书法艺术的铸魂工程。艺术美是直观的,可以观察到的。精神美是需要通过感受来体悟的。
所以我们在欣赏一件作品的时候,眼睛看到,传入大脑的是形式、技巧上的表现,让我们有一个审美上的认知,深一层就是心灵的感受和体悟。这种感受是精神上的共鸣。
对一幅作品所蕴含的气息、情调、意境产生感受,与作者的心灵沟通。但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精神美必须依托于形式本体的表现,依赖于艺术美而存在,艺术美的深层内蕴是精神美,这要通过作者的自觉修为而实现。
![](https://img.haomeiwen.com/i19225911/6dfe7b5767b03015.jpg)
人从识字以后,逐步读一些经典的诗文,读哲学、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著作,接受书中的思想理念,转化为自己做人处世的准则、规范。所以我们说书法的精神美是由作者的自觉修为渗透到笔墨中去,通过书法的气、势和用笔、结体、章法、墨法的表现产生的韵味显露出来。
在写字过程中心存杂念的人,他的书法运笔及气韵是不畅的、别扭的,达不到自然的流露和真诚的表现。因为他的脑袋里始终在想着如何表现,不可能达到自然状态,如此境界就不可能高。所以说“修为”二字很重要。
![](https://img.haomeiwen.com/i19225911/8f09f4a9d4de8370.jpg)
人文修养、人格修炼、综合学养都有赖于自觉修为。古人往往比较强调人品的重要性。所谓“心正则笔正”“人品不高,笔墨无法”等等。为了强调这一点所以特别提示出来,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这种强调有它积极的社会意义。
![](https://img.haomeiwen.com/i19225911/cc4133a0c9350221.jpg)
事实上,历史上很多书法水平颇高的人因为人品不行,对他书法的评价不高,就是受到这种道德观念的影响。重视这种道德观念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因为它有助于现今社会公德的建设和真善美价值观念的培养。如果否定了这一点,大家都不去重视这个问题,那这个社会就很可怕了,社会的堕落就无可救药了。所以我们现在必须提倡,我们书法家和广大书法爱好者,学书法也要学做人,从学书法中学做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9225911/bf2fc66199dec00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