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木精进写作100天# 79/100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开始在梦想清单上,第一笔就写下财务自由,当然我也并不例外,财务自由一直是自己的追求,最通俗地来说,就是渴望拥有想要买怎么、就能毫不犹豫买什么的自由。
截止到今年,应该是自己写下财务自由梦想清单的第4年,从概括地写下想要实现财务自由,到具体到一个明确而具体的数字,是自己越来越清晰的生活目标,也是自己对可控欲望的把握与调整。
很多时候,我们会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中用到“财务自由”一词,但是究竟怎样的状态才是财富自由呢?相信很多人并不清楚,甚至是毫无概念,究竟是家财万贯,还是坐拥三两套房、两辆好车、成百上千万的流动资产,不同的人自然有并不相同的看法与认知。

豪门的千百万,大概只是半年的生活费,普通人家的百万,就已然是一个家庭脱离租房生活的愿景了,有人奢侈品包包一房,有人在奢侈品的购置上总是犹犹豫豫,而我是妥妥的后者。
记得3年前,自己看上了一款LV包,犹豫了很久自己都未能下手,起初,我是觉得自己的财务收入无法支付高昂的价格,但3年过去了,我才发现,自己的收入水平,每年奖励自己一个这个价位的包包并非难事,只是自己好像对包包并没有什么渴望,并没有所谓心动的感觉。
之前很想要,也是因为看到身边很多同龄的好友有了,自己也会跟风想要,冷静下来会发现,有些欲望是在比较过后催生的,可能并非真实存在,只是虚幻的样态,留存一时。
经过了比较、在犹豫中做出选择,买与不买、花与不花,才越发地清晰,所谓的财务自由就是收入水平能够覆盖我们的消费欲望,无论是收入还是消费欲望都并非一个定值,会随着一个变量的增减而有所变动。
收入平平,我们的欲望也多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徘徊,随着收入的增长,我们的消费欲望也会随之膨胀,从前并不在消费清单中的事与物会一个接着一个出现,所以财务自由的状态也在一个区间值左右摆动。

并不是说这样不好,收入增加,消费欲望、生活水平同步提升本就是正常规律,只是很多时候,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膨胀的欲望,便会被欲望牵着鼻子往前走,比如我们身边都很是常见的蚂蚁花呗专业户就是很好的例子。
我身边有朋友,有着不错的收入,本应有着相对富足的生活,但没成想,酷爱奢侈品包包的她总是学着身边人超前消费,还不完的信用卡和蚂蚁花呗,让她好像在一个死循环中转悠,工资、收入一时间变成了到卡中一游的数字,生活也变得尤为被动。
有人说,有消费欲望才有生活的动力,是的,这样的说法我也并不否定,我们往往会在某个时间段给自己设定一个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目标,以此激励自己用心工作、好好赚钱。自然而然有了奋进的动力,但这样的欲望唯有为我所用,才能催生力量,过剩的欲望可能更多是平添烦恼,学会适可而止,同样是年轻人实现财务自由的必经之路。
#闪亮研习社#闪亮日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