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作者: 十月芙蓉非芙蓉 | 来源:发表于2022-10-16 08:00 被阅读0次

各地天气渐凉(冷)。我所在的城市,早晚亦是晴朗朗的舒爽,午间是毒辣辣太阳,外套有必要的准备。当然对于一些活力旺盛的人来说,如此好的季节,难得享受到,一如既往的奔放,体恤凉拖夏日的行装。如此,对也不对?对,也不对。

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什么样的季节就要顺应什么季节的变化,万物皆如此。不过,如何“秋冻”才健康?这就有很多知识要学习了解。

孩子的户外正适宜

寒主收引,秋凉渐起,早晚温差大,汗孔开始闭合,此时若一下就穿厚的衣服,毛孔感受到温暖就会舒张打开,风寒之气就会侵入伤人。另一方面,秋冬养阴,若穿的过厚,身热汗出,汗液蒸发,会进一步造成身体的阴津耗伤、阳气外泄,燥上加燥。所以,“秋冻”要适度。相对于热而言,添减衣物的厚度,以不觉汗出为宜。

芜草亦有新生

当然,“秋冻”也并非适宜所有人,也要因人而异,适度而行。适当的“秋冻”,能提高身体对寒冷环境的耐受性,为即将到来的寒冬做准备。对于体质虚弱或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盲目“秋冻”,切不可取,冷空气刺激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导致心梗等后果。比如曾经得过中风的人,秋冬多发季节,也要多加注意。防止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而发生痉挛,导致血流量减少,引起脑供血供氧不足,诱发中风再次发作。

因此,年老体弱有过基础病的老人,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以免诱发或加重病情。还有体弱多病的儿童,最好也不要贸然再“秋冻”,防止孩子秋季腹泻更麻烦。

“春捂秋冻”,一些老祖宗留下来的民族智慧,虽然时代变化,但是这些智慧的结晶是可以在创新中传承的。凡事,过犹不及。

秋凉秋燥,口干津少,多喝些汤汤水水滋润皮肤、润喉润肺。适量运动,适当添衣,防止感冒。这是秋日健康的保健养生方式。

精益求精多学习

相关文章

  • 春季养生小妙招

    老话儿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那这个“春捂秋冻”怎么个讲究法儿呢? 专家表明,“春捂秋冻”是指春天的温度变化不定...

  • 春季养生——春捂秋冻

    老话儿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那这个春捂秋冻是有讲究的。 专家表明,“春捂秋冻”是指春天的温度变化不定,天气变暖...

  • 春捂秋冻

    《春捂秋冻》: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春捂”是传统的养生之道,因为春天的气温升降不定,需要靠增减衣物...

  • 秋季养生谨防误区

    秋季养生对健康至关重要,立秋后,这几个误区要避免! 误区一:“春捂秋冻”强体质 正解:“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保...

  • 德养人生,医养生命,生生相连,命命贵重。<三十五>

    (35)中医的春捂秋冻 老中医常说一句话:“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意思是说,春天不忙减衣,秋天不忙加冠...

  • “春捂秋冻”要谨慎

    俗话说得好:春捂秋冻,不生杂病。随着秋季到来,气温逐渐下降,很多人遵从“春捂秋冻”的做法却被冻出了疾病。这不禁让大...

  • 春捂秋冻的说法,原来如此呀!

    我国流传着“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春不减衣,秋不加帽”。 春捂是初春冷暖空气交替的时候,气温很不稳定,不要...

  • 春捂秋冻 不生杂病

    药王孙思邈曾说:“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二月休把棉衣撇,...

  •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药王孙思邈曾说:“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霍乱、食不消、头痛。”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二月休把棉衣撇,...

  •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各地天气渐凉(冷)。我所在的城市,早晚亦是晴朗朗的舒爽,午间是毒辣辣太阳,外套有必要的准备。当然对于一些活力旺盛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iq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