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农历三月初三,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林花谢了春红,千万树枝,沾青了一山又一山。春水碧于天,长堤绿映红,蛰伏一冬的春芽,渐渐开启了生命的瑰丽。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同样是在明媚的春光里,永和九年的上巳日,王羲之在半醉半醒之间,完成了他此生的巅峰之作——《兰亭集序》。次年上巳,他重返兰亭,数日之后,舍宅为寺,辞官归隐。兰亭的山水,从此多了一段传奇。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同样的春天,不同的际遇。元丰五年的苏轼,在黄州湿冷的小屋中,忍受着外边瓢泼的大雨。苦吟的两首寒食诗,是他在焦灼凄苦的环境下与原本豁达的心境产生的一种矛盾。跌宕起伏的运笔,让《寒食帖》更是成为苏轼书法作品中为数不多感情充沛淋漓的精品。
如今,又是一个春天。三天的小长假,恰好包含了上巳、寒食和清明三个传统节日。历史和未来,踏春和居家,生命和死亡,在一起交织,时空重叠。
暮春之初,万事清明。本该踏青祭祖,着桃花颜色,看漫山灿烂,享曲水流觞。此刻,唯愿书籍可以引领着我们再一次去用心感受到文字的温度和世间的琳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