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是很佛系的家长,不是因为孩子年级不高,而是本能的抗拒这种教育现状,前两年看到幼小衔接这个词,很不适,那么小的孩子,不就是玩么?
很佛,觉得孩子天性应该是玩,就不该学那么多这个年级不该承受的东西,假期里,最好没有作业,不报任何补习班,还真不是因为年级低,而是私心里把快乐教育多延续几年,让那么小的孩子享受他们该有的童年多几年。因而给他报暑托班,看到没有玩乐项的,本能的抗拒,不过很庆幸今年他过了一个很充实的暑假。
佛着,佛着,一直没那么焦虑,也不太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过,一表达,不可收拾。
看到文中的观念,稍微安慰了点,虽然不如教授分析的那么透彻,但也有些点吻合的,那些貌似就是那样存在脑海里,也是很个体化的体验的受益者,才会想着分享吧。
关于手机游戏,从不视为洪水猛兽,既然存在,就没法完全杜绝,一般不会特别限制,每天都有游戏时间,时间适当的管理,孩子自己也会自我管理时间,每天1-2次,每次40分钟,他不匮乏也不没有节制,不灌输游戏害人的观念,不是学习的对立面,玩得时候尽兴,学的时候专心,这些都是和他事先沟通好,而是他首肯的约定俗成,他守他自己的约,而不是听我的话,他是每天都有游戏玩的小学生,没有感觉有多影响学习,玩不会影响学习,低效拖拉才会,我不会逼孩子学习,只会问他,此时此刻,你准备好了么?如果准备好,ok,.开始,如果出现拖拉,停止,因为无用功无效,宁可不学,因为根本没法吸收和消化。
40分钟的设定,30分钟提醒,10分钟延长满足,他会很开心这十分钟,因而也很容易到时就放下手机。
关于成绩,大致心里有点数,中上即可,学习的本质是知识的吸收,理解和应用,是探索世界的有利工具,而非卷面上的分数,会观察平时的卷面,看到错题还挺开心,因为可以和他探讨错误的原因,改进的方法,下次再犯的几率,也是满有趣的事情,他会觉得可改进,可拔高的空间,我们是做不了第一的,但有时候想象他可能成为第一名是不是会多了下次不是第一名的顾虑和担忧,可提升的动力及空间和不必要的担忧,我选前者,他这样能不能考上高中,初中,好的大学,不是那么必须重要的事情,持续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更重要,等他慢慢长大,有更完整的认知和感知,他如果跟我说“妈妈,我可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么?”,我会很高兴他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为之而努力,热爱是非常重要的内驱力,可能热爱不会让你成就,但可以让你不厌倦,漫长这一生,做到不厌倦的去过普通的生活和工作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孩子知道自己要什么,喜欢什么么?当然知道,从他出生的那一刻,每时每刻都在表达着自己的喜好,他就是完整的“人”,所有的喜怒哀乐都需要被懂得,理解和抚慰,这是原始的喜好,他们当然知道自己要什么,孩子成长过程中有数个敏感期,甚至叛逆,我都会去观察一些现象,并给相应的抚慰,一个大家都熟知的物权所有敏感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对这是我的这个主权捍卫的特别明显,谁拿他的东西就等于天大的事,歇斯底里的捍卫,以前总是听人家说“这孩子这么小气”并硬性抢夺孩子的东西给对方,得意自己的孩子不小气很大方,还不许孩子哭闹,现在想象孩子的感受,喜欢的东西被抢走,被训斥,被贴标签,满足了谁么?被别人夸孩子大方满足了谁?孩子这个时候大方就是有问题的,谁都不觉得分享是坏事情,但让那么小的孩子理解分享得尊重他的意愿,他可以拒绝的,如果拒绝了,捍卫自己主权有错么?大方小气,他懂个毛线呀,别人夸孩子一句大方大人笑开了花,但是孩子呢?自己喜欢的东西被掠夺,妈呀,除了歇斯底里的哭也没其他办法了,孩子的情绪里有没被抚慰和理解的部分,天生的喜好与生俱来。
关于兴趣挖掘这块,体现在兴趣班,大概幼儿园的时候带他绕了一圈,不喜欢乐器,不喜欢跳舞,不喜欢画画,不喜欢写字,唯独对球和棋感兴趣,才给他报了班,之后到目前小学阶段,没喊过苦和累,更别提放弃,这些个和考什么大学没有关系,也不指望他踢出名堂,或下出好成绩,只是有他为之热爱的东西感受有些事情不需要坚持着去做,而是总是想着去做的,有这样一种韧性,对学习也适用的,他在做着喜欢的事呀,后来的计算机课也是他要求很多次的才最终报名的,喜欢的不用逼,不喜欢的才想着“坚持”,他对学习抱着探索的欲望,可能也是日渐增长兴趣,如果他在学习上面没有任何兴趣,那去做他喜欢的事情也未尝不可,实际上很多孩子学习潜能未被开发或者被忽略。
因为本身感知很敏感,所以可能更感知孩子其实是真得不容易。分享东西真得所思所感,如果我的孩子,请珍惜你是普通人的身份,自洽自己的普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