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家长问孩子的数学该怎么学????
其实孩子在幼儿直至小学,要常问孩子这些问题:你是怎么想的你的想法是什么?你打算从哪里开始入手去解决这个问题?这叫第一步。第二,你要遵循怎样的先后顺序,把这个事儿给它办完?第三,你在去按照1234。。。往下走的过程当中,你用到了什么?
所以说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在考察孩子三个方向,第一你有想法吗?第二,你有方法吗?第三,在方法执行的过程当中,你有相关的公式定理推论结论等做辅助吗?
继下来再来看小学初中高中,它的侧重在哪里?小学阶段的数学,它对方法以及工具,公式,定理,推论,结论这些东西它有要求,那么初中也一样,高中也一样,只不过小学初中跟高中它的侧重点不一样,小学阶段更侧重的是知识,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如果说提前学,或者说学得比较多,那么这个学生在小学阶段,他的数学成绩一般都是相当不错的。到了初中阶段,会发现数学考察的重心就不单单是在知识这个层面上了,不单单只是一个结论性的东西,或一个公式性的东西或定理性的东西了,而是在方法这个意义上啦,所以说初中阶段更侧重对数学的方法的一种考察,其次是工具的考察,最后是想法的考察。这就是初中阶段我们经常会看到老师对于学生解题的过程,对方法的考察是排第一位的,对工具的考察对知识的这种考察是第二位的,然后对想法的考察是第三位。老师要看的是在解决问题过程当中思路的一种条理性。也就是在解决问题之前,要很明确这个问题会经历怎样的先后顺序,要按照几步的步骤能够把这个事情搞定,就初中的压轴题,首先考察的是想法,其次是方法,最后才是知识点。所以任何一个阶段,就是小学,初中和高中,只要是难题,它考察的首先第一个一定是想法,其次一定是方法,最后才是一个工具或知识的问题。只不过是在小学阶段它对想法的要求比较低,初中阶段对想法要求有了一些。到了高中阶段,对想法的要求放在了第一位。小学阶段的数学除了工具之外,除了知识之外,他对方法和想法也有要求,只不过重要性没有那么强。那么到了初中,对于想法跟工具或知识它也有要求,只不过是跟相对于方法来讲,它的要求没有那么高。那么到了高中,对想法的要求是最高的,其次是对方法的要求,然后再接下来是对知识的要求。所以从这个角度去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问题,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当中,数学主要分为三类问题,第一种是难题,第二种是中等题,第三叫什么简单题。这三类问题所考察的重心是不一样的。简单题考察的是知识。中等题它考察什么?它首先在考察方法,其次在考察知识的一种储备。那么对于难题考察什么?难题之所以难,是因为面对这个问题时孩子有想法吗?没有想法,这个事情就无从下手。其实想法的背后是一个思维能力,思维的素养。其次是什么?你去解决这个问题所采取的方式方法怎样,最后在用方式方法的过程当中,要用哪些知识作为储备和支撑,你才能够确保把这个问题解决完。随着学生小学初中高中不断地往上去走,对这个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开始去关注这个孩子在思维能力上面的一种成长,要想在学业上面走得更高更远,他需要具备三大底层素养,第一大底层素养就是这个孩子的品质心性。第二大底层素养就是这个孩子的思维能力。第三大底层素养就是这个孩子的方法意识。其实非常非常的关键,但是很多父母忽略了,所以说我们很多时候在小学阶段的时候,小学阶段的数学它相对比较简单,为什么简单呀?它是直接化的一些结论一种应用。所以说小学阶段只是在拿着结论化的东西去直接解决问题。如果孩子的思维能力没有成长出来的话,然后到高中学习的时候是很难应付的。所以要看见简单,要重视简单,要明白简单当中包含着不简单,也就是说越在这个孩子小的时候越要干嘛,要揪住那些非常简单类的问题,去把它往深去挖一挖它。那么这个时候可以确保这个孩子往后的成长过程当中,他能够明白他所学的这个东西是从哪里来的。也就是说在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然的过程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就是提升思维能力的一个过程。因此你会发现数学这件事情,你越往上去走,越会发现,努力只是一个标配,思维能力的成长才是最核心的一个东西,重中之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