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活中的“从众心理”

生活中的“从众心理”

作者: 晓浅浅 | 来源:发表于2023-03-19 15:01 被阅读0次

当你身处某些群体里时,会经常体会到来自这个群体的压力,例如表达一个观点或者做一件事,如果很多人肯定你,认可你,你的内心就会觉得满足,而很多人提出意见或者不认可你,你就会想修改自己的想法,使他人满意。这就是从众心理的具体表现形式。

从众是一种决策的结果,本质是一种心理机制。生活中大部分时间批判的是盲目从众,所谓择优从众这个概念应该是不存在的,因为一旦一个人有了择优的能力,那么从众就只是一个结果而不是目的,目的是择优。而对于盲目从众来讲,从众本身就是目的。

就像过马路的时候,大家都在等红灯,这时有一个人就偏要闯红灯,这时你是继续等还是一起过呢。这时就需要自己内心有一个清晰的判断,闯红灯本身是一种不道德行为,不仅威胁到了自身生命安全,还违反了交通法规。所以正确的做法是继续等红灯而不是去闯红灯。

随着互联网经济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网上发言的权利,每当社会热点引起社会广泛讨论时,就会有部分自媒体为了博眼球,在不了解实情的情况下,虚构不实消息刻意引爆热点,煽动和引导大众的从众情绪,扰乱舆论方向,混淆视听。网络暴力和从众心理二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大多数网络暴力参与者未必有真正的恶意,只是自身面对不同观点,不同立场的一种宣泄手段。像前两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网络寻亲男孩刘学州,就是血淋淋的例子,他最终在亲生父母和一些网络喷子的推波助澜下,选择结束了年轻鲜活的生命”难免让人唏嘘。所以本着对自己负责和他人负责的原则,我们时刻都要避免做这舆论的背后推手。

借用《皇帝的新装》中的一句话,“人们之所以都选择遵从,是为了不想让他人觉得自己愚蠢”殊不知这样才是真正的愚蠢。

生活中如何避免盲目从众,可以从三方面进行思考。

1、看待问题和事情,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人云亦云,要依托于实际,根据环境进行审时度势。这就需要有很强的知识储备能力,和不断充电学习的能力。

2、对事情的判断力,要理性分析事情的对错,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像父母会经常把网络上的一些权威养生,科普到自己生活中,其实有时候根本不知道可行性大不大)

3、从众心理它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它也有利弊。在工作、生活中站在大局的角度会选择跟随大家的意见,择优去选择。尽量做到不盲目跟从的选择。

相关文章

  • 生活中的从众心理

    曾经,为了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有些现在看来很奇怪的想法: 看电影,必看豆瓣TOP250;听音乐,必听热歌榜TOP1...

  • 育人宝贝教师百日行动派#day92

    #育人宝贝教师百日行动派#day92 每日5000步✔️ 今日所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从众心理: 产生从众心理原...

  • 从众效应在南京大屠杀中的作用

    百度中对于从众效应、从众心理和羊群效应的解释如下。 从众效应(Bandwagon Effect),也称乐队花车效应...

  • 今天你被“从众”了么?

    提到“从众”很多人并不陌生,随着心理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感知生活中心理学的体现。其实生活中,一...

  • “谈从众心理”之复盘Go

    一、什么叫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指“在客观或心理上的模糊的情境中,人们自觉不自觉以他人确定行为为准则作为的与...

  • 独立思考

    从众心理

  • 2020-01-13

    从众心理

  • 你爱跟风吗

    人类是群居动物,生活在社会里,多多少少会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但你知道人的从众心理究竟有多强吗? 心理学家阿希曾...

  • 生活中从众效应

    灰蒙蒙的天空,哗啦啦的下着大雨,让周围更显暗沉,今天有台风,所幸不在我们这里登陆,但还是受影响。 这两天可谓是风雨...

  • 生活中的从众现象

    从众现象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但从众并非完全不合理,并不是都是错的。 因为原始社会的时候,不从众的人基本都死了,你肯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中的“从众心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ky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