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碎碎念小日常生财有道 商学院
金庸去世,失去了后台的新媒体人不只六神

金庸去世,失去了后台的新媒体人不只六神

作者: 灰产圈 | 来源:发表于2018-10-31 14:10 被阅读194次

昨晚7时15分,新榜内容部工作群,一位同事发来了三个问号,下面跟着几个字:金庸今天下午病逝……后面来不及看,群里已经炸开了锅。

“不是吧”、“真的假的”、“我得缓缓”……

过去几年,金庸先生已经“被去世”几次了。这次又是港台小报传出。最初的半小时,没人敢相信这一切,大家忙着确认消息真实性。直到微博热搜榜上 #金庸去世# 变成“爆”。直到@新华网 发布微博,说金庸身边工作人员已经确认了。

一位同事、金庸铁杆粉丝正在坐地铁,她说自己和旁边一位一米八的大汉都在哭。甚至,“地铁上好多人在哭”……大家平复心情开始找资料,问新媒体人和金庸的故事,对金庸的看法。我们第一时间想到了六神磊磊,他一直没有回复。

直到9时30分左右,“六神磊磊读金庸”推送,一篇《我再也没有后台了》,5分钟10w+。

这位以写金庸为生的“小粉丝”,想尽各种办法至今未见金庸其人,甚至金庸都“不知道我这个小号”。魏武挥评价,“字里行间,是方寸已乱的铺陈,猝然不及的悲伤”。

你的手机可能已经被“金庸”相关的消息轰炸。我们也整理了30个新媒体人和金庸的故事,希望能带给你不同的感受。

01

“是金庸告诉我可以做不完美的英雄”

灰鸽,灰鸽叔叔创始人

中学那时候,男孩子的英雄梦大多拜金庸所赐。不是课内书籍里没有英雄,只不过金庸给了我们另一个“英雄”的维度——几乎所有的英雄都有缺点:郭靖正直但迂腐,令狐冲潇洒但顽劣,小龙女偶像派但不通人情世故,至于韦小宝……

吕颂贤版令狐冲

我们突然意识到:原来,有缺点的人也可以做英雄。这件事情,以前从没有人对我们说过;这件事情,以后也很少有人对我们说。我们认知中的英雄,必须伟大光荣正确,拒绝一切质疑,必须像一个高空中的巨大图腾,没有任何缺点,让渺小的我们自惭形秽。

但金庸说,不必。江湖不是这个样子。哪怕你有些离经叛道,哪怕出身卑微,也应当有挺直腰杆的勇气。

这是一件让我们非常惊喜的事。我们突然发现:完美的英雄,原来是遥不可及的幻象;真正的英雄,都人在江湖。金庸先生,感谢你给我们的英雄梦,感谢你告诉我们,可以成为一个“不完美的英雄”。

02

“这应该是文人在这个国家能接近的极限了”

詹万承,互联网从业者

真的很喜欢金庸,读完他的小说后,当年因为想要了解更多,还买过他的社论集《明窗小札1963》。“左手武侠,右手社论”,这应该是文人在我们这个国家所能接近的极限了。

03

“他给了小镇青年一种精神寄托”

刘俊,张江名媛创始人

金庸是小时候很重要的偶像,雪山飞狐,天龙八部这些都是童年的记忆。更主要的是他的侠道和仗义的一面,他不仅是一个武侠作家,还是很重要的媒体当家人,我后来走上媒体记者这条路,受金庸先生武侠小说的影响非常大,铁肩担道义,侠之大者,这种感觉会给人很多力量。

除此之外,我觉得他是大陆很多年轻人的精神家园,给很多像我一样看不到外面世界的小镇青年一种精神的寄托。

04

“人生可以那么畅快,也可以如此牺牲”

许玥,凤凰网旅游主编

朋友圈变成大型追思会。但这一次哪怕再毒舌的人也无话可说。在没有手机也没有什么消遣的年代,谁没有暑假里和哥哥姐姐一起啃金庸小说,守在电视机前看金庸剧的时光。人生可以那么畅快,也可以如此牺牲。谁说江湖不在了。

05

“长大再看金庸,江湖原来是五颜六色的”

二混子,混子曰创始人

小时候家里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所以郭靖是黑白的,黄蓉是黑白的,打狗棒也是黑白的,那时候我觉得江湖就是黑白的,后来长大了再看金庸,才发现血是红的,箫是绿的,江湖原来是五颜六色的。

97版《天龙八部》

06

“《笑傲江湖》其实是个童话故事”

李海鹏,媒体人

小时候我看过不少金庸,没什么感觉,就是个爽文,拿来消磨沉闷无聊的上学时光。那么不是今年就是去年末,我还看过一回《笑傲江湖》,发现它就是个童话,跟给十岁左右的小孩看的故事完全是一回事儿。什么叫它是童话呢,首先就是里面的人物,不论什么身份,其实都是小动物,令狐冲就是个英勇的小熊,东方不败是大灰狼,那个伪君子就是狐狸。

你说畅销小说都这样吧,史蒂芬金、钱德勒、勒卡雷之类,异曲同工没错,但不至于这样,他们至少是给成人年写的,不是给小孩。我只能在这个基础上,理解大众包括很多知名人士成功人士对金庸的推崇和津津乐道:这个国家的没文化程度和心灵肤浅程度是骇人听闻的,史诗级的,这是一个历史现象。

07

“金庸之后,再无江湖”

曾航,军武次位面创始人

我的老家湖北省襄阳市,因为金庸的小说而出名,金庸的小说里面多次提到襄阳,尤其是神雕侠侣里面的郭靖守襄阳最为人所知,我们老家甚至准备立一座郭靖黄蓉的雕像。所以金庸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我的办公室里面有全套的金庸小说。

《射雕英雄传》

搞媒体的人都有个职业病,喜欢研究成功作品的套路。仔细看金庸的大部分作品,其实很多都有一条主线,那就是屌丝逆袭。许多作品的主人公往往一开始都是很不行的,被仇人追杀,最后被一掌推到悬崖底下,遇见一个白胡子老头,或者捡到一本武功秘籍,修炼成功后回来杀掉仇人,当上武林盟主,赢取白富美,成为人生赢家。所以金庸小说的火是有原因的,因为它切中了中国最主流人群的大众价值观。所有做新媒体的朋友都值得好好研究金庸的作品,一个文化产品要大火,必须要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不能太小众。金庸之后,再无江湖。

08

“女生可能都有一个嫁给英雄的梦”

邓潍,商务范创始人

金庸是一个大师,一个传奇吧。我从小看他的小说,以及改编的电视和电影。这些影响了一代人,我外公就是他的忠实粉丝,他老了以后,在家一摞一摞看金庸的书。

他总是把人物和历史结合起来,场面比较宏达。有太多经典的人物,里面的感情也让人印象深刻。郭靖和黄蓉的般配,韦小宝对每个女人的感情,段誉的痴情,乔峰和阿紫、阿朱感情纠葛…各式各样的感情都有,但都比较有故事性,小时候也很关心,算是一些感情启蒙吧。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女生可能就是有一个嫁给英雄的梦。

09

“金庸填充了我贫瘠的青春”

雷磊,真实故事计划创始人

我家在西部的一个小镇上,10岁那年播放《天龙八部》,几乎万人空巷。我最喜欢这部剧里的段誉,年少无惧,从大理出发去江湖闯荡,中途结识一票豪杰,自己也能挺身而出,与恶人周旋不落下风。我第一次萌生了从大山里走出去的想法,差不多又十年后,我考上大学,第一次出省。

等到毕业做了记者,我从网络上看到了金庸的样子,知道他也是一位媒体人,一位前辈。他借助媒体表达自己观点,坚持自由立场的办报方针,也激励着我。作为一名调查记者,我奔走四方,在任何有新闻的地方出现,发布文章。如果我曾身处江湖,那时媒体行业的氛围就是。

现在,我觉得做个金庸武侠世界里的无名小卒也不错,像是《天龙八部》里巨鲸帮的小喽啰,跟随人群上了少室山,经历了少林寺大战,被乔峰慕容复父子和扫地僧震得七荤八素。就算一刀未抽,跟着社团东倒西歪下山去,也都值了。毕竟,我已经见过高山。

金庸就是这样的高山,他创造了一个丰富的世界,填充许多像我这样的人贫瘠的青春。

10

“金庸对女生来说还有爱情解药”

十三姐,格十三创始人

金庸对女生来说不只有武侠江湖,还有爱情解药。

对很多女生来说,金庸的书让我们沉迷是因为我们想把自己幻想成书中的女侠,就连我们认为的“美女”标准都是黄蓉或穆念慈,要么“长发披肩,全身白衣,肌肤胜雪,娇美无比……”要么“玉立亭亭,虽有风尘之色,但明眸皓齿,容颜娟好”。

爱读金庸的更大原因是因为每个女生心中都曾经爱上过一个“金庸”式的大侠,比如“哥哥”般疼爱自己不图回报的“郭靖”,比如冷峻高猛只要淡淡扫你一眼就能让你魂不守舍的“杨过”,比如玩世不恭聪明有趣甜言蜜语会讨人喜欢的“韦小宝”,比如见多识广爽朗干练却又在不良团伙里呆过的古惑仔小哥“令狐冲”,或是一个可以依靠终身的精英中产一般靠得住的“张无忌”……

金庸带给我们这一代女性的“江湖与爱情”可以成为教科书一样的启蒙经典,既魔幻又真实,让人向往又难以企及,但他书中的大义和大爱是不变的,会在每代人的江湖里永远传承下去。

94版《射雕英雄传》

11

“我没在其他地方看见过侠”

王左中右,王左中右创始人

我没在其他地方看见过侠,只在金庸那里看到过侠。我没在其他地方感受到过江湖,只在金庸那里感受到过江湖。什么是侠,什么是江湖,就是有情有义。为什么憧憬侠与江湖,因为这个一个无情无义的世界。现在金庸走了,江湖不在,时代结束。就是这样。

12

“如果按10w+的节奏,金庸可能很难存在”

秦昱莹,概率论创始人

小时候基本上把金庸的电视剧全都看了一圈,但遗憾一直没看过小说。后来为了磨文案,去看了很多对金庸小说的剖析帖,才深刻感知到金庸知识体系之雄厚,对于文化细节之考究。

如果按照现在的10万+节奏、网文写作速度和畅销书出版形势来说,金庸可能很难存在。也许只有不把文字当做存活武器的人,才能心无旁骛地创造出一些了不起的东西吧。

13

“大家祭奠的,还是自己心中的情怀吧”

雷斯林,为你写一个故事创始人

我觉得金庸的去世和李咏不一样,毕竟李咏50岁,出人意料,但金庸已经94了。回首他的过去,搞过政治,办过报纸,写过小说,写过剧本,和明星谈恋爱,从首长手中拿奖章,影响了中国好几代人,这么多成就。怎么说都是保尔柯察金说的那样“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了。大家祭奠的,更多还是自己心中的情怀吧,可惜了,我喜欢的古龙,在我懂事前就去世了。

14

“这一次,时代真的把我们抛下了”

傅踢踢,傅踢踢创始人

每次名人离世,我们都会惯性地致以一声哀悼:一个时代远去了。死者为大,是我们传承至今的礼节。至于这么说确切与否,其实无人深究。但当金庸离开的消息传来,类似的说法反倒少了。朋友圈和媒体上流传的怀缅,不是个人的私家记忆,便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没有人再强调,一个时代远去了。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这一次,时代是真的把我们抛下了。

15

“世间或许没有武,但肯定有侠”

张玮,馒头大师公号作者

我能说个我刚才发的小段子吗?代表我对金庸的理解。

“来啦?”

“是,来了。”

“好久不见啦,来,喝口酒?”

“不了,谢谢了,之前就戒了。”

“换了个世界啦,不妨重新开始喽?”

“还是不了,你是写过李寻欢的人,你随意。”

“哈哈,你也写过令狐冲啊,少侠,来一口嘛!”

“呵。。。还是不了吧。”

“你这家伙,洒脱些,其实世间哪有什么武侠?还不都是写来换酒钱的?”

“不,世间或许没有武,但肯定有侠。侠,我相信在每个人心间。”

“好一个侠在心间!那就但愿吧!来!干!”

“嗯,但愿。干!”

16

“问世间情为何物,我是从金庸那里知道的”

刘黎平,刘备我祖创始人

天塌一般。金庸奠定了我的历史观,爱情观,以至于人生观,当时我还是十四五岁少年,以为人生最高境界无非郭靖乔峰,杨过段誉。有意思的是,问世间情为何物,这句元好问的词,居然是从金庸那里知道的。

17

“一个时代结束了”

范卫锋 高樟资本创始人

金庸之后,可能还会有更加出色的小说家,但是,再也不会出现这样的全民小说家了。“一个时代结束了”这句泛滥成灾的话,这次一定要用上。  

18

“要努力做大侠,如果不行就做个好人”

毕导,毕导创始人

小时候看金庸武侠电视剧,看不出什么道理,只觉得武打过瘾、特效酷炫,在心底勾勒出了一个快意恩仇的江湖!还曾十分中二地和同学们玩角色扮演,三个人玩的时候就演乔峰虚竹段誉,五个人就演五绝,七个人演七怪。

后来开始看小说,惊讶于小说竟然能比电视剧还丰富、还好看!文字描述的打斗比电视特效更惊心动魄,笔下虚构的美人也比演员们本身更加惊艳。

读的小说越多,我就越不在意以前我最热衷的武功排行榜,反而开始体会到众生皆苦、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之类的道理。现在反思自己,觉得自己的正义感大概就是从金庸小说里来的吧。要努力做个大侠,如果不行的话就做个好人,嗯。

19

“不仅是大家的终结,也是浪漫主义的终结”

西岛,姜汁满头创始人

我觉得是一个时代终结了。不仅是大家的终结,也是浪漫主义的终结。武侠不是成年人的童话吗?现在这个世界还有人讲童话讲浪漫吗?比金庸更浪漫的古龙死得更早。现在的武侠仙侠小说都是些乌烟瘴气的打怪升级罢了,爽文而已。和浪漫根本不沾边。

20

“金庸先生,江湖再见”

程一,程一电台创始人  

金庸先生的武侠作品,影响了好几代人。今天惊闻先生仙逝的消息,我还以为又是一次网络假新闻,毕竟类似的假新闻每隔段时间就有那么几次。没想到这次竟然是真的,我也希望借此机会表达一下我对先生的哀思。

对于大众而言,他最为人熟知的是《天龙八部》《神雕侠侣》《鹿鼎记》等经典小说。对于我这个新媒体人来讲,金庸先生还有另一个让我尊敬的头衔,那就是报人。金庸先生创办了《明报》,一手写武侠,一手写社评。他仗义执言,心怀敬畏,纵情洒脱,保持谦卑,80岁还去剑桥大学像一个普通学生一样上课学习,实在是让人心生敬佩。

我很喜欢金庸先生的一句话,他说“我一生很喜欢冒险,过一点新奇的生活。”当被问到人生应该如何度过时,他回答“人生,就是大闹一场,悄然离去。”我想把这句话送给自己,也分享给大家。金庸先生,江湖再见。

21

“大学之前我看鲁迅,高考之后我看金庸”

徐达内,新榜创始人

大学之前我看鲁迅,高考之后我看金庸……哦,其实还有金庸新、金庸巨……看最多遍的应该是《天龙八部》或者《鹿鼎记》,《连城诀》大概是最后看的。

22

“学生时代的美好记忆,一打开书就合不上了”

耿华军,星球研究所创始人

从高中到大学,读了全套,《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读过很多遍。

95版《神雕侠侣》郭襄

是学生时代的美好记忆,一打开书就合不上了。当时感觉最爽的是,主角在某处拿到一本武功秘籍,然后一级级练,就成大侠了。可能很多人都在幻想,自己的学业、职场、生活中都有这么一本秘籍吧。

因为金庸,又看了更多武侠作品,梁羽生、古龙,但还是最喜欢金庸。学生时代就陆续买齐了金庸武侠全套,在当时算是一大笔钱。不过后来发现有几本是盗版的,纸张印刷比较差,还有许多错字,被骗了。

23

“金庸带给了我从方言的感化到语文的教育”

秦向前,有马体育联合创始人

金庸先生的小说我很早就看过,高中便全部看完。

金庸对我来说,首先意味着一种语文教育。因为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开始看鹿鼎记,开头是一段考据,一段文字狱故事,既有历史的考据也有诗歌,还有前人留下的笔记。在金庸的小说里,学习到很多词汇、对联和诗歌。

第二,我想讲一个故事,多少年来,一直在我记忆中熠熠生辉。十二三岁的时候,那年夏天我在北方的农村,父亲带着一位少女,少女十七八岁初长成,身材很好,穿着非常短、非常轻薄的衣服,很美。

她的父亲是一个收粮食的人,她坐在父亲拖拉机的粮食上,在树下乘凉,穿着碎花T恤,捧着本《神雕侠侣》在看。

这个意象对十二三岁的男生来说,是非常深刻的,在北方夏天的槐树下,阳光洒在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女身上,她在读一本我们认为是爱情的小说。

第三,金庸对我来说意味着一种启蒙,这种启蒙不仅是文字和故事,九十年代中期,我已经能读书了,看到钱理群以及他的学生孔庆东研究武侠小说,把武侠小说拿到大雅之堂,对我来说代表一种叛逆,原来通俗文学还有如此多可以言说的东西。

其实不是孔庆东在那个时代影响到我,而是他研究金庸和通俗文学这件事,让我感到触动,学术和写作可以不拘一格,很多年以后,让我感觉那个时代是宽松的、开放的,有着广阔的视角。

经过很多年以后,我觉得那个时代是美的,后来正如大家说看到的,那个时代没了,人也变成不一样的人了。

24

“为了看《射雕英雄传》,逃课去学校对面村的同学家”

徐沪生,一条创始人

看金庸,我们这一代应该都差不多。初中我在县中住读,学校在乡下,四周都是农田,平时管得很严。记忆里做的最出格的事情之一,就是晚自修的时候,几个人(包括班长)溜出去,到学校对面村子里的一个同学家里,去看《射雕英雄传》电视剧。总之就是一群头悬梁锥刺股的农村学生,为了看金庸的武侠电视,冒了严重违反校规的风险。

2006年的时候,我在做《外滩画报》,派了记者去香港采访金庸,当年的记者曾进,现在也是一个自媒体创业者,是“骑象少年”的创始人。我刚刚把这个报道翻出来,摘录几条关于办报的内容:

卖掉《明报》之后,金庸的生意只剩下一个亏本的明河出版社,留了一间海景房办公室,见见朋友,平时基本不来。

现在不看《明报》了,“办得没有趣味”。

“现在的报纸,越来越堕落了。以前我们办《明报》,出了问题,政府马上要处罚,5000 港币,要坐牢的。所以当时报馆会花200 块钱请一些人,专门替报社去坐牢。我们那时不可以这么随便,但是批评政府是可以的。”

老朋友见面,也往往没什么共同话语了,“他们都在谈什么办报,我不大有兴趣,讲电影我也不大有兴趣,就风花雪月地乱讲讲。”

做一行厌一行。

25

“今天只能痛饮哀歌,以敬尊者”

范致行,饭我CEO、一条前合伙人

金庸先生辞世,让我想起朋友的一句诗:“若要去那高处,带好云彩和仙术。”

最早接触他写的故事是83版的港产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看到的第一部小说是《碧血剑》,最喜欢的角色是令狐冲。后来读完了他的全部小说,还给每一本包了书皮,后来才发现全是盗版。

他的小说建立了一个中国士大夫的理想国,这个理想国就是常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所谓侠者,莫过于此。这大概就是他的小说中理想的云彩,和写作的仙术。

今天只能痛饮哀歌,以敬尊者。

26

“无数人手里辗转过的书,带着一股淡淡的霉味”

摇铃铛,摇铃铛创始人

我眼中的金庸武侠小说,可能就是上课偷偷摸摸放在课本下,看一行盖住一行,或者带回家,晚上早早上床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狼吞虎咽的读。

在无数人手里辗转过的书,带着一股淡淡的霉味,那就是青春的味道。

金庸老先生去世,也意味着我们这代人青春正在缓缓落幕。看到新闻的时候,我好像又闻到了那股淡淡的霉味,从十多年前快递到我面前。

27

“只要他的武侠世界还在,我相信就不会有人忘记他”

徐老师,深夜发媸创始人

金庸对于90后的意义,并不仅仅是十几部小说,而是少年时期的一种梦想。

我初中看了金庸的第一本小说,是《天龙八部》。对于只知道整天闷头学习的我来讲,武侠小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当时觉得人生就应该像武侠世界里写的那样,潇洒自如,快意恩仇,甚至梦想能穿越到他笔下的江湖,看看萧峰的雁门关,看看隐秘的桃花岛……

长大后再读金庸,才发现他写的不仅仅是热血沸腾的江湖事,他写的是家国天下,写的是各色各样的人生,每个人物嬉笑怒骂间都藏着自己的无奈,所以现在重读金庸,会读到人生的心酸和禅意。

金庸去世真的是一个时代的结束了,但是曾经有人说过,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那只要他的武侠世界还在,我相信就不会有人忘记他。

28

“最近再读金庸,有点懂了”

曲玮玮,曲玮玮创始人

从前看金庸,非常费解的一点是,这些武林中人为什么如此不爱惜生命,视生命如鸿毛草芥,随时随地都可以去死。除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靖为国捐躯可以理解,那其他人呢?

有人为爱情而死,有人为一句诺言而死,有人一时意气为争武功高低而死,有人因自己的嗔痴轻狂羞愧而死……

最近再读金庸,有点懂了。

活着从来都不是目的和意义本身,生命只是那些江湖儿女表达意义的路径和工具。生命是一簇燃料,随时可以投掷在他们最珍视的东西上,寂灭的瞬间也是意义到了顶点的瞬间。

每一种为了自我意义而死得其所的人生,都是值得的人生。

29

“今生做了金庸粉,定叫侠客体行中”

占豪,占豪创始人

金庸走了,一代大侠溘然长逝。消息传来,心理震动,一下子空落落的。金庸影响中国几代人,对占豪个人起到很强人格塑造作用。

个人成长历程中,除身边人外,三个人影响最大:伟大领袖毛主席,评书艺术家单田芳老师,金庸大侠。其中,金庸大侠的影响是从十三四岁开始,在人生关键时刻他的作品参与到了占豪的人格塑造之中。

读他的第一部著作是《射雕英雄传》,这本书犹如打开一扇门,让占豪第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郭巨侠从一个普通小孩一步步成为民族英雄的故事,简直就是少年时期个人英雄梦的心理模板。

之后,读他系列著作,也逐渐懂得江湖,懂得人性,懂得侠之大的内涵。

在个人成长历程中,个人很多价值观就是来自金庸作品,最淳朴的家国情怀、最激情的侠客道义、最真诚的处世之道······

金庸,他塑造了1420个人物,给了一个江湖,让人明白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金庸的中华文化传承,是在寓教于乐中完成的,他的光辉将会在未来的历史长河中一直照耀中华,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做出伟大贡献!今生做了金庸粉,定叫侠客体行中!

30

“金庸大侠,吃完这餐,就此别过”

李舒,福桃九分饱创始人

小时候我是被禁止看金庸的书的,除非瞒着父母,他的书在那个时候就是一种禁忌。但我们又可以看金庸作品改编的电视剧,83版《射雕英雄传》的杨康(苗侨伟扮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择偶观,以至于后来喜欢的男生都像苗侨伟,或者和他有相似之处。因为喜欢杨康,我一度怀疑自己三观不正。

83版杨康

我对金庸小说里的女子印象很深刻。金庸作为一个男性作者,给我们带来的女性角色,比如程英、郭襄、程灵素,都让我特别惊喜。

关于美食这方面。金庸先生书里的美食,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讲究,做一个不恰当的比喻,金庸的美食像《红楼梦》,古龙的更接近《金瓶梅》,无所谓好坏,但就考究度而言,还是金庸的更考究一些。

有一个香港朋友问过金庸,他书里的食物是怎么来的,他当时的回答是:早期写的美食都是编的。但他是个一个历史学家,写作是有依据的。《书剑恩仇录》里,乾隆皇帝吃的是一碗“燕窝红白鸭子燉豆腐”、一碗“葱椒羊肉”、一碗“冬笋大炒鸡燉面筋”、一碗“鸡丝肉丝奶油焗白菜”,还有一盆“猪油酥火烧”,都是他平日喜爱的菜色。后来我们翻了《清宫膳底档》,发现金庸先生并没有瞎说。

***

今晚的微博热搜榜上,有一个话题叫“90后已经开始失去了”。借用一个网友的话说就是,或许是我们到了一个失去的年纪:喜欢的球星退役了,看过的漫画完结了,听过的歌手隐退了,读过的作者去世了,我们长大了,真讨厌。

半夜12点之后,六神磊磊终于发了一条朋友圈。新媒体圈最难过的,可能还是六神磊磊。

最后,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接触更优秀的人也可以让你成为同样的人,欢迎关注官方公号:灰产圈

灰产圈:培养你的发散性思维 解密互联网骗局、实战揭秘互联网灰产案例、网赚偏门项目解析、分享网络营销引流方案。深挖内幕、曝光各类套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朱鸾镜_霜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武侠从头到尾贯彻的都是侠客柔肠,并不明白为何会成为禁忌。
    默默祭奠金老。

本文标题:金庸去世,失去了后台的新媒体人不只六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la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