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思维模型之 03让坚持成为一种习惯

思维模型之 03让坚持成为一种习惯

作者: 阅跑影财者 | 来源:发表于2018-11-02 11:05 被阅读12次

    写在前面:
    本文内容围绕着习惯二字,讲述好习惯对一个人改变的重要性,及如何去培养一个好习惯的武功秘籍。在芒格思维模型里,本没有“习惯”这一栏目。之所以笔者拟定出来说,也是自我认识到习惯对于一个人改变的重要性。因为归根到底来讲,一个人最终的改变都会落实到行动上,而行动恰恰是从一个又一个的习惯开始的。

    当一个习惯养成时,其方法是可以类同复制的其他的。加以时日一个个习惯开发结果之时,你就能感受到它能量爆发,创造出的正面连锁效应的磁场空间。跑步、游泳、早睡、早起、晨间日记、饮食习惯、戒烟、少酒、阅读、写作、时间记录、基金定投、年月总结,这些个是笔者近两年逐渐培养起来的习惯,正在陆续增加成员扩大中。

    大多数人在培养一个习惯时,往往遇到挫折后就中途夭折了。究其原因也并非就是你的能力不行、意志力不够,也许是你的方法不对。应用科学的方法,来管理你的行为和习惯,使之让坚持成为一种习惯吧。

    本文主要观点,来自于《从行动开始》、《微习惯》、《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这三本书,有兴趣者可选择阅读。也可以说,本文算是笔者关于这三本书的读书笔记。工具和方法,已经有人总结提炼。你我最需要去做的,就是选择一个你要培养的习惯,将其应用起来。

    1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曾说过的一句话,很好的诠释了思想、行为、习惯、性格、命运的关系。从撒切尔夫人话里,透露出决定一个人命运最本质的原因是思想,是见识。我们读更多的书,与有智慧的人交流,去旅游看世界,可以理解说都为为增加见识的深度。

    “注意你的思想,因为它将变成言辞;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将变成行为;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将变成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将变成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将决定你的命运。”

    《从行动开始》一书的作者石田淳,对于命运改变自己,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来思考这个问题。那就是,他觉得上述提到的思想、见识、意志力这些东西都太抽象,很难测量,应用起来就很困难。那怎么办呢?行为管理学提出了一个新思路,那就是,既然那些比较抽象的变量不好衡量改变,那就排除这些无法测量的抽象概念,只用清晰可衡量的因素,也就是“行动”,作为改变自己的切入点。

    所有改变,最终都要落实到行动是否改变这个结果上。换句话说,我们只要从“行动”这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入手,在改变行动的过程里,就能带动和影响思想、意志力和态度等等抽象因素,实现最终自我改变的效果。这就是行为管理科学的基本方法,一切都是从改进行动来影响最终的结果。“行动”又有好些个双胞胎兄弟,“践行”、“实践”、“习惯”、“微习惯”万变不离其宗。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有思想无行动那是夸夸其谈,有行动无思想那是闷头乱撞。理论联系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和“实践”是一对辩证的关系。现实生活里,我们往往见的更多的是空有一肚子理论,却唯独没有行动。“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本文主要阐述的内容,主要是怎么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去培养习惯实现改变。一个个微小看似不经意的小习惯,但是随着时间日积月累串联起来之时,已形成了人与人之间不可跨越的鸿沟。成功人士,往往不是因为成功才养成了好的习惯,而是因为好的习惯造就了成功。

    比如说,每天1小时有氧运动,1小时阅读,15分钟冥想,30分钟记日记,5分钟记账、高效能认识工作的7个习惯...
    拥有这些微习惯的人,大概率是一个拥有健康的身体,自律、积极、努力,主动迭代进化的有为青年。至于说有所成就,是时间的问题。成就有多大,是能力和造化的问题。

    2
    习惯的种类,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身体上的习惯,比如说早睡早起;第二种是行为上的习惯,比如说戒烟;第三种思维上的习惯,比如说批判性思维。身体和行为上习惯养成,21天法则足以。思维上的习惯养成就相对较难,往往需要半年一年甚至更久。

    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对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人都知晓,坚持锻炼、戒烟、不熬夜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道理,那为什么大多数人无动于衷,亦或是心血来潮后中途放弃。对于一个习惯的养成,无非是打破原有习惯引力。原来下班回家,趟在沙发上吃薯片看电视,现在下班了却要穿上跑鞋去跑步,捧起一本书来阅读。是不是一想起来,想想心里都有点小崩溃。

    其实,习惯的培养也是有方法,有模型的。针对不同的阶段,采取针对性方法,非常有助于提高习惯培养的效率。甚至在一个习惯养成后,正向反馈激励下,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如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连串好习惯接踵而至。

    一、习惯开始阶段
    一切行动从目标计划开始。在习惯开始阶段,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目标和计划必不可少。为了让行动更容易的坚持下去,目标的制定,除了要遵循SMART法则外,还要符合当下、自我和微小三个原则。specific,表示具体;

    SMART法则,S就是specific,表示具体;M就是Measurable 表示可衡量; A是attainable 表示可实现;R是Relevant 表示目标的关联性; T 是Time bounding 表示时限

    1、符合自己的当下能力(当下)
    目标的当下原则是指,一定要符合我们当下的能力,以对原有生活最小变化开始。拿跑步来说,可以从每天2公里开始,循序渐进在逐步过渡到5公里。如果刚开始就从每天5公司开始,可能第二天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就此歇菜了。写作也是如此,可以从每天200字开始。

    2、制定自己的目标(自我)
    另外,针对要培养的习惯,一定是自我设定了,切记盲目跟风拿别人对自己的期待当成了自己的目标。比如,你是因为别人换了女朋友,自己也想换;你是因为别人跑马拉松,自己也想学跑步,其实你更喜欢篮球。只有为你自己内心的目标去努力,才会有坚持下去的动力,改变才会发生。

    3、目标要从小开始(微小)
    目标要能够坚持,就应当拆分成微小的步骤和节点。人家王健林说,你首先建立一个小目标挣它一个亿。咱们呢,不能跟首富比,在财富目标上可以先建立“实现人生第一个100万”的小目标。然后在结合每年自己的收入、理财收益等情况,将100万的目标分解到3年或5年里面。在每一年里,为了实现既定的收入,我们可进一步分解工资上涨幅是多少,不同的投资期限有哪些投资品种可配置,同时为了工资上的涨幅我们应该做哪些学习。把一个大目标,拆解成一个微小的步骤,成功的概率会高很多。

    二、习惯坚持的三个阶段
    习惯的坚持阶段一般又可细分为反抗期,不稳定期,倦怠期这3个演变过程。在不同的时期要用不同的方法,可不是简简单单靠意志力坚持就行的,这背后是有方法的。

    1、克服反抗期(1-7天):
    第一个反抗期,一般在第1天到第7天期间。所谓反抗期,其实就是说在刚刚开始培养一个习惯的时候,我们自己还没有形成这种无意识自动化的行为,需要身体开始变化去有意识做这件事的时候,身体就会有阻力,产生的“习惯引力”天然地会抑制这种改变。比如说过去每天晚上是看电视的习惯,现在你要每天读书,你的身体一开始就不习惯,读书的时候心里就痒痒的,这样的感受就是身体不适应的反抗期阶段。

    在整个反抗期里,无论是我们的身体,还是电脑潜意识里都在本能的说No。也许50%的人在反抗期就缴械投降,没有下文了。其实在反抗期的时候,要尽量减少身体的反抗,换句话说坚持下去比坚持的质量更为重要。这里有两个小方法,供参考。

    1)、从婴儿学步开始,一定从微小开始;
    比如说培养读书的习惯,刚开始从每天读10页开始,而不是50页/100页;要培养健身的习惯,每天从跑步2公里开始,而不是5公里/10公里。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我们得让自己的身体很轻松的适应这个过程。

    2)、做简单记录,以此来督促和激励自己。
    把培养习惯的过程刻意记录下来,比如每天读了多少页书,每天跑步多少公里。这个方法很简单但是很有效,它能消除我们随意的感觉,客观的掌握事实。记录下来,其实是调动身体理性的力量,让你和过去习惯引力更有效的斗争。

    度过身体反抗期后,身体慢慢就接受了这个新习惯了。接下来,就要提高习惯培养的强度了,你不可能永远是婴儿学步,你总得学会跑。

    2、克服不稳定期(8-21天):
    当习惯养成的强度发生变化时,身体的习惯引力就又开始阻碍我们,这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叫做不稳定期,一般在第8天到第21天之间。说的是当习惯训练强度变大的时候,你很容易在这个过程中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打断,而导致半途而废,令习惯没法养成。应对的基本原则就是反向增强身体养成习惯的稳定性,你可以从三个角度来应对,从而提高你在不稳定期的抵抗能力。
    1)、行为模式化
    也就是说,吧想要培养的习惯尽可能弄成固定的模式。比如说将每晚读书习惯,时间固定、行为固定、地点固定并认真执行。

    2)、提前设置例外规则
    行为模式固化,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特殊情况难以100%执行。这个时候就要设置例外规则,让计划保持弹性。比如说跑步计划,遇到下雨,可以用室内俯卧撑20个来代替。亦或是先记下来,下次运动再补上。设置了例外规则,当发生意外情况时候,你就知道该如何处理,不一致习惯的过程被中断。

    3)、引入奖惩机制
    引入奖惩机制,是为了进一步文档习惯的养成。如果连续一周读完一本书,就给自己买个小礼物或好好吃一顿。这种奖惩策略进一步从外部的环节来强化前两个对策,“行为模式”和“设定例外规则”,加强对身体不稳定期的支撑作用。

    这个不稳定期一般20天到两个月的时间,你如果能够用这三种方法顺利地渡过你习惯的不稳定期,那恭喜你,80%的人都走不到这一步,你已经离曙光近在眼前。

    3、克服倦怠期(22-30天):
    你将要进入最后一个阶段,那就是倦怠期,一般在第22天到第30天的时候。比如,你每天的跑步已经坚持了一个月了,眼看就要培养成习惯了,但是突然失去了热情和动力,最后突然放弃了,这个阶段放弃是最可惜的,可以说是 “行百里者半九十”,如何应对倦怠期呢?解决方案是玩点新花样。
    1)、增加变化
    这么做避免了一成不变的状况,在现有的习惯上加入新的行动、花样,是习惯培养在最后阶段成功的关键。比如,读书,这几天读了一本,明天开始换一个类型的书来读,或者换个电子书来读。比如,跑步,可以换换路线,或者是一边听音乐一边跑步。

    2)、开始计划下一个习惯
    一方面准备新习惯,一方面提高自己坚持目前习惯的动力,这样培养习惯的成功率就要高得多。这个方法感觉有点像当年曹操用的望梅止渴的方法,让你坚持现在往前走的习惯,用的方法是告诉你,前面有一个新习惯,当然这么解读未必正确,你可以这么去理解,一个事情坚持到最后阶段的时候提出一个新目标和新愿景,有助于你把这个习惯坚持下去。

    三、关键点

    **1、习惯极小 **
    从1个开始,越小越好。《微习惯》作者说,要把习惯缩小,小到不可思议,才会让大脑认为它真的毫无威胁。所以在设定目标的时候,要量力而行要讲自身的精力水平和动力考虑在内。

    **2、回报机制 **
    在心理上,人与生俱来会对即时反馈的东西沉迷,例如抖音、短视频此类产品。反之,对需长久时间才见回馈的事物置若罔闻。正基于此,正向回馈机制至关重要。这里,《微习惯》作者就提出了一个替代性的奖励技巧,那就是,当微习惯还不能产生真正的身体回报的时候,那么我们自己给大脑设置一个替代性的回报。例如,连续坚持跑步、写作一周,周末犒劳下,赏自己一顿大餐。当你的身体体会到这个习惯,真正回报之后,你就可以把这个拐杖扔掉了。

    ** 3、自我认同**
    遇到困难坚持不下去,往往有两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方面是困难本身会阻碍我们,但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我们在遭遇挫折之后延伸出来的负面情绪和错误假设,会让我们很容易丧失信心,自暴自弃。比如,你写公众号文章,坚持了半个月了,可是每天只有不到5个人阅读。你会想:是不是别人不喜欢看自己的文章?

    其实,遇到挫折很正常,写作能力也总有方法提升,可是我们会因为挫折带来的失落和挫败感,而钻牛角尖,自暴自弃,提前放弃自己的努力。所以,想要坚持下去,就必须处理好遇到挫折和困难时的负面情绪。不要太在意结果在意成长,分开情绪和行动,避免受干扰。

    最后,怎么样判断习惯已经养成了。有这样一种信号,比如在这个时候,以前你会想我还要跑一会,现在你会想我该去运动了。你没有去考虑这个过程它就发生,这就说明你养成了一个习惯了。习惯成自然,当习惯如同刷牙一样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时候,那个小小的习惯已经被我们培育成了参天大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维模型之 03让坚持成为一种习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mq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