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自打从小开始,很多孩子都是那么纯真那么简单。我依稀记得小时候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但是再怎么好奇,我总是怕父母,怕大人,却十分敬畏老师。小时候敢说敢做,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去玩。小时候永远不会想到明天要做什么,后天要做什么,以后要做什么。唯一不舍的是最疼我的爷爷奶奶,我竟然害怕失去他们。
我记得每次去我姐姐家的时候,我看到小外甥和小外甥女那么纯真地和我讲着他们的玩具和哪个人对他们很好,讲着学校的故事,甚至看到他们为了抢玩具打架、争吵或者哭闹。我突然感觉到小时候的我也是这样,现在的自己完全不会被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所烦恼。
随着岁月的变化、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拓展,我们最先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分享,也学会了独立。由于每个人懂事以来都懂得尊严,但是成年后,经历过岁月的洗礼过,尊严这东西变得可伸缩了,它可以在不同情况下变得不那么重要了。每每看到年纪大的大伯大妈跟年轻小伙子抢着送外卖的时候,他们似乎放下了尊严,只是为了生活的那张支票。
首先,思考让人变得成熟和理智,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它也会让人变得狡猾和奸诈。从商的人都知道,早期的商业之道是真诚、合作,而现在的从商之道更多的是套路。而商人们基本上都是思考的主角。思考在某种程度上会使人以自己的现有的价值观去衡量一切,然后做出相应的行为来,那么这行为是加工过的,就失去了纯真。
其次,小时候得不到的玩具,很多孩子会生气、哭闹或者不高兴,基本上都会写在脸上或者表现出了。但是成年后,很多人学会了“忍”,忍是耐心、是坚韧、是成熟的表现。而更多人白天伪装着自己,一直在别人面前表现很坚强很勇敢,甚至很自大等,但内心却十分脆弱。这些人会在夜里惊醒、会在没人的时候自言自语、会在安静的角落偷偷流泪。
再次,就是小孩子的占有欲很强,这个本性其实和“人都是自私”的说法很相似。万物都有趋利性,都会向着让自己更好的方向去发展。那么成年人就不自私了吗?不是的,成年人只是比小孩子更懂得分享,因为成年人接触的东西多了,可选择性强,可获得性也强,因此不会局限于某样东西,但是对于爱情方面,基本上是人类的弊病,就是自私到底。这个是跟人类的繁衍基因和占有欲的本性息息相关的。
长大后,更多的人独立了,而小孩子只能在大人规定的有限的范围内活动。成年人独立是跟自己的能力提升和身体的成熟以及思维的成熟有关。小时候你不会想到不忍心让父母花钱,不忍心吃喝父母的吧?因为小孩子没有独立赚钱的能力,长大后很多人懂事了,不让父母操心,不让父母再承担自己的生活开支,反而是赡养父母、陪伴父母。
目前,作者有感而发,总结了是什么让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渐渐失去纯真和简单的几个因素,读者们可以对号入座,也可以各抒己见。总的来说,我们长大了意味着角色的转变,在各种生活和工作压力下、各种家庭压力下、各种社会压力下,我们的肩上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也经历了更多的事,那么纯真不是失去了,而是退化了,生活也不再那么简单,而是变得复杂了。但是所有的这些变化,都是一个人成长的标志。有的人说那成长了人不是变得邪恶了,不是变得更辛苦了。不是的,成长让人变得懂事和自律,而真正的自由和快乐是来自自律!
不管自己成长变成了什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任何事任何人都会成为历史,唯独现在每一天最真实的自己!把握自己的人生,感慨过去的同时也能珍惜当下,那么相信未来的时候回望自己的现在,会是不留遗憾,面带微笑的!长大后,做一个有自律的、有目标的、有理想的、有责任的人,那么你才能真正获得纯真、自由和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