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喜马拉雅》上购买了一门课程,是李诞和他的团队成员共同打造的《幽默工具箱》。因为从来不相信幽默这东西还能教、还能刻意学,再加上买了课程才知道这门课不是李诞一人讲授、而是其他成员每人一节,有种隐隐被欺骗的感觉,下单之后一直没听。今天下班,因为白天的工作完成的尚可,心情不错,便打开喜马拉雅收听。从单位开车回家,路程大约30分钟,我听了全程,感觉节目很有意思。
这个节目一共九节,每个主讲人讲一节,一节介绍一个幽默的小工具、小方法。与其说这个节目是课程,不如说是脱口秀,因为这些主讲人本身都是段子手,从头听到尾,学了概念,还让人哈哈大笑。听完之后我发现,每个小工具都很实用,不仅在讲段子的时候可以刻意为之,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加以利用,还可以大大提高幸福指数,堪称生活小智慧。
比方今天我听到的一个工具“降低预期”。池子给大家讲,这个工具用好了,简直是“惊喜制造机”。他举了个小例子,自己小时候每次考试完都和母亲说考砸了,结果每次成绩出来都还凑合,她的母亲便十分满意,于是皆大欢喜。其实生活中,除了在做事时要努力拼搏外,还要在面对结果时抱着“尽人事听天命”的态度,降低预期,期待奇迹发生。生活中处处有比较,只要在比较中“获胜”,就会深感幸福。那么最开始就把预期降低,结果一般都会皆大欢喜。
今天听到的另一个工具叫做“脑洞法”,即把虚拟人物、虚拟人格代入到一个真实场景中的做法。比如,王建国在一次节目中将一个非常懒的诸葛亮的人格代入到三顾茅庐的场景中,这种非常不相符的反差产生非常强烈的幽默效果。这里使用了一个小技巧,把一个现代人穿越回古代即把一个人物代入到不属于他的场景中。这一招,非常有效。我想到了平时和孩子玩的“吹牛游戏”,我们以谁的吹牛皮离谱为准判断胜负,和这个“脑洞大开”的方法十分类似。它不仅让我和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产生了快乐,同时也锻炼了孩子发散思维、代入思维以及幽默思维。找到“理论”依据了,看来以后可以加强使用。
人们总是以为搞笑机制是天生的,但实际上,幽默感人人都有,只是有的人,用正确的方式提早发掘了它。幽默,真的是一种思维方式,不仅有规律可循,有“公式”可借鉴,甚至还有工具可以辅助学习。只要用对了方式,人人都可以是幽默大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