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说:“我们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句话瞬间火遍网络,证明了这个现象的普遍存在,但我们能否因为这个现象的普遍存在就否定“道理”的价值性呢?
显然不能。
前些年,鸡汤有毒的说法也是甚嚣尘上,但先有鸡汤,后有毒,鸡汤文盛行和鸡汤有毒的论断,我想逻辑关系与“我们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是一致的。
那么鸡汤到底有没有毒?
鸡汤文是新兴的网络用语,百度定义为励志文章。顾名思义主要是表达能给人正能量的文章,一篇比较有意义的文章能给人启迪,或者发人深省,或者暖心,此类文章是比较积极上进的,或者有思考意义的,可以跟朋友分享,也可以教育他人的。这些充满哲理,能够触动心灵及洗涤心灵的故事。读完后让你感觉犹如喝了鸡汤般的美味。
毒鸡汤是指看鸡汤内容看多了会对人造成消极影响,像中毒了一样,看不清现实情况。
我相信理智的读者已经发现其中的逻辑缪林,鸡汤内容看多了,分不清现实,是鸡汤文的原因吗?
从理论上讲,鸡汤的本质只不过是心理学研究成果的“通俗版”,真的没什么不好。
首先,科学本身就是依靠不断否定自己而发展进步的,有些理论不正确或被推翻真的很正常;其次,很多有问题的通俗版,其实就是通俗演绎版,在过度被演绎后,产生一些谬误或者原本没有的扭曲;最后,即使正确传递的“通俗版”,受众在理解和应用过程中也会有很多不恰当或者不彻底的情况,所以,哪怕一些原本有用的东西,最终也变成没用甚至有害的东西了。因此,如果因为一些过度演绎的谬论就否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就大错特错了。
—李笑来《财富自由之路》
那么鸡汤到底有没有用呢?
鸡汤最根本的目的和作用就是励志,让你能够相信自己能够成功,让你相信甚至笃信你能变成更好的自己,只有具有了这种概念,你才会为了你的目标和理想为之奋斗,你才回去应用和实践你懂得的那些人生道理。
懂得道理而不去运用,就如同读书时,每个字你都认识,然而文字成为一段话,你却不明白什么意思,只能称之为识字,根本谈不上有文化。
任何道理的理解就如同平日里我们使用工具一般,要大量使用之后才能熟练,而后才能运用自如,如果我们在学习使用工具的过程中,认为我们太笨或者这个工具根本不适合我们自己而放弃了,那“工具”沦为废物,怪谁呢?
怪工具还是怪自己?
如果未来有一天,我们没有变成更好的自己,或者没有变成那时应该最好的自己,怪谁呢?怪自己还是怪别人。当然,肯定怪不得那些心理学研究成果—也就是所谓的鸡汤。
所以人生最浓的鸡汤就是“相信鸡汤,并干了这碗鸡汤”。换而言之,相信我们能够变成更好的自己,相信正确的道理,并不断地运用,琢磨,调整,变成属于自己的人生道理。
干了这碗鸡汤,让我们的人生真正启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