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果30天成为一名合格的新媒体人

如果30天成为一名合格的新媒体人

作者: c6a3fdbd96de | 来源:发表于2017-12-17 11:09 被阅读18次

    新媒体(New Media)是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通过词条,简单一点来说,新媒体,就是跟互联网有关的一种媒体形态。门户网站、电子邮箱、搜索引擎、虚拟社区、网络游戏、博客、维客、播客、手机短信、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数字电视、手机报、网络杂志等等,比如我经常接触的就是微信、QQ、微博这三者。

    我个人是有在管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虽然因为懒癌荒废了好久),还在实习共青团中央下的的一个微信公众号,所以对微信这个新媒体形态比较熟悉。

    纵观整个新媒体行业,其实在人员素质要求方面都没有多大出入,尤其是刚入行的,就是要全能,有多全能就多全能。

    1.   灵敏的嗅觉

    在新闻学里,叫做新闻敏感。通俗来讲,就是的对热点、时事的敏感度。新闻具有时效性,新闻越新鲜越好,最好争取头条,就能增加浏览量。

    比如明天是父亲节,你就要嗅觉灵敏,提前去到谢霆锋家蹲点,看看张伯芝会不会带两个宝贝跟父亲见面。

    2.   运营能力

    数据分析:不管是门户网站,还是微信公众号后台,都会有数据流量。可能有的部门会划分数据分析的专门人员,但是如果你学会了基本的数据分析,那你就可以自己分析自己需要的了。

      我关注的还有就是引流量和管理方面的,不要掉粉哦~

    运营是门大课,有兴趣的可以专门去学习一下。

    3.   营销能力

    营销博大精深哈。营销的对象就是用户,而新媒体,你任职的新体的用户对象大部分是什么人,理解用户,增强与用户的沟通能力。

    考虑受众细分化,跟受众谈恋爱,给对象打造合适的营销方案。

    再说白了就是懂不懂渠道的玩法:软文推文怎么写、媒体怎么合作、病毒营销怎么发、微博怎么涨粉。。。

    软文的魅力

    我们来看看微信公众帐号“石榴婆报告”和“顾爷”的软文。

    在《她的人生全是Easy模式》软文里,“石榴婆“从“方脸影后Reese Witherspoon”7岁拍广告开始讲起,事业上Reese 15岁即获“最佳艺人奖提名”,进入斯坦福大学读英国文学,后来又成为奥斯卡和金球奖双料影后。生活上,Reese与高富帅经纪人一起,有三个子女,一家人看起来其乐融融。穿衣打扮上,Reese也颇有心得,看起来时尚干练。文章前五分之四的篇幅,“石榴婆“都在用一个又一个的铁证证明Reese是好莱坞的人生赢家。然而接下来峰回路转,石榴婆这样写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需联系作者以获得授权,引用需注明出处。

    作者ID:迎春春

    链接:https://www.applysquare.com/topic-cn/DtHZzFh8R/

    > 创造力教育与文化教育一样,应该放在公共教育的首要位置。

    这是 TED 历史点击量最高的一段[视频](http://www.ted.com/talks/ken_robinson_says_schools_kill_creativity),在不到20分钟的演讲里,笑声此起彼伏,Ken Robinson 不时的停顿一下,让现场的幽默感发酵片刻,再继续他的故事。

    ![](http://static3.businessinsider.com/image/56a8e789c08a801b008bcf72-1190-625/the-public-speaking-secret-behind-the-most-popular-ted-talk-of-all-time.jpg)

    ## 画上帝的女孩

    演讲从一个小女孩的故事开始。

    小女孩坐在教室的后排,她从来都不是认真上课的那一卦,但每次绘画课她总是表现的得格外认真。老师从她身边走过,看着她的画板饶有兴致的问:“你在画什么啊”?

    她说:“我画的是上帝”。

    老师又问:“可没人知道上帝长什么样,你怎么画呢”?

    她说:“等我画完,他们就知道了啊!”

    这让我想起了在城大上研究方法的第一节课,我兴致勃勃问老师:“与没有什么比较权威的文献报告可以参考啊”?老师却一脸严肃的回我说:“没有什么所谓权威,许多诺贝尔奖也都挑战权威出来的,你应该自己学会去探索”。

    从小到大的教育似乎总是在教我要掌握好一个标准,在这个过程中,那种与生俱来的冒险精神就慢慢的丢失了。现在回头想想,我这种不喜欢**犯错**,做事喜欢找参考标准的习惯应该也是在这种体制的陋习吧?

    Ken Robinson 当然同意犯错并不等于创新,但是**如果永不犯错,我们也永远不会创造出新东西**,而问题是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却成最不容忍错误的地方。

    ## 多动症的治愈

    第二个故事还是关于一个女孩的。她好动,不安分,在学校作业也不按时完成,所以妈妈把她带去了儿童医院做诊断。医生在诊室和女孩聊了一会,然后离开时打开收音机,让女孩自己在房间里面呆着,医生和妈妈在真是外面观察:女孩站了起来,随着收音机里头的音乐手舞足蹈。

    妈妈和医生在门外看了几分钟,医生便说:你女儿没病,她是个舞蹈天才,你送她去上舞蹈学校吧”。

    女孩后来她考入皇家芭蕾舞学校,成为芭蕾舞女主演,毕业后还成立了知名的的舞蹈公司——Gillian Lynne。

    我一直相信每个人的出生都是带着某一项使命来着,成为一个教育者,一个歌手,一个学者等等,你不断破除哪些阻止你探索自我的障碍,最后发现你真正想成为的那个人。如果天生注定,一切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我们的公共教育系统都是建立在19世纪之前,为了满足当时满足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整个教育都围绕了两个基本的准则:

    - **强调实用性**:以工作为导向的科目是最重要的,所以许多孩子喜欢的科目,从小就不避免让他们过多的接触:别玩音乐了,反正也成不了音乐家;别画画了,反正成不了艺术家,所以整个全世界都被卷入了工业革命的热潮。

    - **学术能力为标准**:整个公共教育系统就是一个按部就班的程序,最终目标是为了考入大学,所以许多学生的创造力被钝化了,因为他们的专长在学校不仅不重视甚至还受到蔑视,所以整个教育体系培养的是大学教授。

    但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未来公民,而不是未来技工——以功利为目的,这种方式对于未来将不再适用。而足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力的方法,就是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去培养他们。

    我们可能活不到未来的那天,但孩子们会的。所以我们要尽其所能,帮助他们能在未来有所作为。

    这是一个教育家最后的话,我也以我在知乎看过的刘二所说过一句话做结尾:

    > 但凡是用心的学生,但凡是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都会捕捉住一点一滴的新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30天成为一名合格的新媒体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sy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