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如果要问自己,有什么工作能力是能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我琢磨来琢磨去,可能只有写PPT这一个,算是能有一些亮点能挑战市场平均水平的。不少职场领导对我的认可也是从写PPT的表现开始的,也有很多同事经常要我分享写PPT的心得,但我思前想后,感觉实在没什么可以跟大家分享的。真不是我装清高或者吝啬,而是每当我真心诚意想跟大家分享的时候,就觉得这事情根本没有直观的经验可以分享。写PPT这个事,它真正有价值的部分,根本不在PPT本身。
很多人直观的感觉就是,PPT这个东西,最重要的技能在于PowerPoint的软件应用功底,但我恰好觉得这部分是最基础,且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我自己在这方面也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我运用PowerPoint的技能只能算勉强合格。真不是我故弄玄虚卖关子,PowerPoint其实就是一个软件,一个工具而已,它是很容易被掌握的,但掌握一个软件的使用,并不代表能写出非常优秀的PPT,因为写好一个PPT,更重要的技能在于除了软件使用之外的其他部分。
首先,是整理和归纳信息的技能。写一个PPT的主要工作内容就在于如何把要表达的信息,通过清晰明了的结构和框架梳理出来,使得阅读者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接受到你想表达的全部信息框架。这个就需要很强的信息整理和归纳的能力,而这个能力的提升,不是通过学习软件使用就能建立起来的,而是需要大量与之无关的其他方面的信息整理训练积累起来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做读书笔记,阅读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怎么用最简单的语言、最清晰的结构,把主要信息和内容提炼出来,剔除枝叶,只保留骨架的表达出来?这个“由多到少”的过程,就是信息提炼的过程。有了这个技能,写PPT的技能已经具备一大半了。
其次,是信息重组和表达的技能。这个技能其实近乎等同于写作的技能。经过信息的提炼归纳之后,就相当于起草了一篇文章的写作提纲,接下来如何把内容丰富起来,重新实现“由少到多”,用经过自己加工过的语言重新将信息以更具体、更清晰的方式表达出来,就是信息的重组和表达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非常过硬的表达能力,也是跟PPT本身毫无关系的技能,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写作进行沉淀。
最后,就是抽象思维和审美水准。PPT毕竟跟纯文字表达不一样,它需要将信息以形象的图示配合文字的方式进行呈现,所以,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才能将文字信息转化为图示信息。这种抽象思维的能力体现在如何选取更形象的PPT图示,才能用最直观快速的方式将想要表达的信息呈现给读者。相当于本来要用一段话描述的内容,现在要用一幅画来表达出来。同时,整个画面的排版还能非常协调,让人开起来非常舒服。这就需要对画面的颜色、字体、排版,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得整个信息的传达不仅形象高效,还能美妙和谐,让人赏心悦目。
只要把握了这几点,即使在写PPT的过程中使用的技能呈现是最基础的,也不影响整个PPT是一个高质量的作品;相反,如果这几点把握不到位,一个PPT写的再花哨,运用的软件功能再多,也会沦为低端劣质的低等作品。
是故,要练好写PPT的技能,并不是从PPT本身入手,而是要从更多与PPT无关的地方入手。而这些“其他地方”的积累和提升,又何止是PPT技能的提升?其应用价值远大于写好一个PPT,它是一整套的系统性方法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