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信仰

关于信仰

作者: 光_武 | 来源:发表于2017-06-06 00:20 被阅读100次

前几天在帮西哲史老师码一篇上万字的关于基督教、唯名论与实在论的讲义,以为六一就要交了,加上那天自己又有两门考试,把这个当成一个任务去赶,有些急躁。
后来得知推迟几天交,心态便平缓了很多,哲学确实如先哲们所说,它是闲暇时间进行的一场思辨活动,急躁不得。一旦急了点,便会觉得索然无味,头大如麻。
悠哉悠哉的分了几天,继续照着书本敲完剩余部分,这次感觉全然不一样。前几天觉得索然无味没有意义的搬运一事,慢慢变得有趣起来,很多东西随着自己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出来,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关于普遍性、关于那些几千年来困扰来哲学家们的问题。
自己是没天赋的,对于哲学问题的感知比起同在上课的学弟学妹要差太多。在我眼里只不过是一堆枯燥文字的集合,在他们眼里可能就是一个关于人生的问题,关于整个世界的问题。
老师说过啊,读哲学的人对于哲学家所做的事要有个敏锐的感知,要体会这些哲学家对这个世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我很难有这种全局观,一是天赋,二是自己看的书确实不够。
关于这次的讲义,一部分是讲奥古斯丁,一部分是讲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
奥古斯丁——醉心于柏拉图主义,每当看到这几个字时真的会一颤。醉心于,这是怎样的一种全身心式的投入。奥古斯丁的信仰是基督教,而基督教在当时面临着一个最大的问题:作为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他创造的人为什么会犯罪?世间的恶来自何方?
正如一个政权要确保它的正统性,确保信仰的正统性是very very important的。涉及形而上学的意识形态之争是最可怕的,耶路撒冷几千年来的战争到现在都还未终结。
奥古斯丁穷尽了所有可能,来论述这个事情,在哲学史上称为“神正论”---这是上帝可能创造的世界中最好的世界。之后后近代哲学家莱布尼茨的神正论也跟中世纪的奥古斯丁差不多。
可终究还是论述的不够彻底啊,阐述了所有恶的性质、恶的来源,可有个问题却始终没解决:小孩所遭受的恶来自何方?就如《To kill a mokingbird》的Boo Radelly,很温暖的小孩,却被自己的父母囚禁终身。“It's a sin to kill a mockingbird because it do nothing but sing.",这是原著里最有名的一句话,杀死一只除了唱歌什么也不干的知更鸟是一个罪恶。小孩无所谓善恶啊,为何有的小孩却要遭受来自成人世界的惩罚。因为这个问题的遗留,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卡拉马佐夫兄弟》针对小孩子受恶这个点,提出了对信仰的质疑,而受这个困扰的卡拉马佐夫也最终精神错乱。可惜陀思妥耶夫斯基没给出答案,就已经逝世,确实是很大的一个遗憾。

此前奥古斯丁信仰摩尼教,摩尼教以二元论阐述恶与善。二元论在哲学史上出现过很多次。但往往都会因为不够彻底而遭受遗弃。二元论,是啊,一个人怎么能信仰两个东西呢,这样是会打架的啊,每个都想争夺最高的原则,便会陷入混乱。当看到摩尼教的教义时,也猜到了奥古斯丁将会放弃这个教义。

信仰可能离我有些远,前些日子吧,跟几个朋友聊天,聊到卢梭的一本书《论科学、艺术是否有助于敦化习俗》,我说在那本书里,科学与艺术的发展只会让习俗越来越败化。这时一个平时看康德《纯批》的 以及 一个平时涉猎广泛的大叔,都突然回我一句,“习俗败化有什么问题呢?”

当时一愣,不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有点让我陷入一种迷茫与痛苦的感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这些人把伦理学看的如此重要,把习俗、人的善放到一个最高的位置去考量,看他们的书自然也接受了他们所塑造的那套价值体系。如果习俗都败化了,人还能是作为一个“人”吗。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我只是麻木的在看些书,对这些哲学问题认识的一点都不深刻,所以随口的一问足以让我哑口无言。是啊,回想以往的决定,很多决定都是下意识做出的选择,没有对所要决定的事情有更深度的思考。比如大学填报志愿,几天时间甚至几个小时的时间就把这件事给给草草决定了。王兴的那句话还是很喜欢:人们为了避免深度思考愿意去做任何事。,可惜他是个商人,即使深度思考也是为一个商业目的考量吧。苏格拉底说,不经考察的人生不值得过。对于人的伦理,人内心秩序的获得,人的本性,人的善,这些东西又有多少人愿意花时间去深度思考?正如一学妹所说:百分之八十的人只不过是行尸走肉。

看到一个朋友圈:自由=能力-欲望。人是不会单纯的以财富作为生活的目标,真正的目标是获得财富后的那种选择的自由,财富从来都只不过是一个手段,没有作为目的 的资格。其实哲学并不排斥财富,在《尼各马可伦理学》里,直接说明了思辨的幸福生活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的。说到人最高的目标,“善”在很多哲学家的体系里都是作为人最高的目标。对这个一开始并没有太大的感受,会觉得太过空泛了,最近面临各种欲求和选择时倒是慢慢对这个有所体会。而再回看厦大的古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古代的中国哲人与古希腊哲人竟然一同把善作为一个最高原则。为什么说善是最高的原则,善是最接近幸福的状态?我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终究是不够深刻,对于善的信仰不够坚定。

上次跟几个学弟学妹聊天时,提起如何经营大学这几年少走弯路,我说了个取巧的答案:找到一个你最佩服最为敬佩的学长/学姐,比如那些出国、保研、拿到500强offfer、考上清北复交的、发论文的,以这个人为你的榜样,照着他的轨迹去不断修正你自己的大学生活,因为有个模板了,所以当你迷茫时只需要咨询他们即可。
回看这个答案,突然觉得有点羞愧。作为一个学哲学的人,竟然给出一个这么“经验性”的答案。周围身边的人,他们都是经验性的,经验性的人或事都是不确定的,迟早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所崇拜的那个人的不足,这个时候那个形象就轰然倒塌,你的目标就得再去调整,那么你的目标就会不确定、会混乱。好比前面说到的那两个人,当他们说“习俗败化有什么问题呢?”,之前对他们的些许崇拜之情就全部消失了。他们也算得上是中产阶级了,对很多事情都有很多独特的看法,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很多,并且一直在学习,身处管理层还去学代码学机器学习学人工智能,看康德老大难的《纯粹理性批判》。此前还以他们为榜样呢。生活中也会有这种感觉,当我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时,等自己越来越接近这个目标,便会突然的在某一刻觉得好无趣。能够慢慢达到的目标,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买了一本书叫《古希腊罗马名人传》,老师强烈推荐的,他说不要以身边的人或者现实的人为榜样,他们都是经验性的、不确定的。要向伟大的古人学习,保持一个永远不会打破的神秘感,才能够给你足够的坚定与确定性。

那个哲学讲义的大纲,我是觉得这部分蛮有意思的,有兴趣可以点开看看:基督教哲学、唯名论与实在论之争
这是哲学讲义正文

相关文章

  • 201812-3百问第4天

    关于信仰

  • 关于信仰

    如果你问我:你有信仰吗?没有,我会这么说,科学算不算?! 我的母亲信道教,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妥,有信仰才有寄托。再说...

  • 关于信仰

    能够自律的话就更有自信一些。

  • 关于信仰

    有个基督教的好朋友,每次我们一起吃饭她都会跟我说一些关于宗教的事,我不信教,但是我尊重别人的信仰,恰好我又是个对什...

  • 关于信仰

    没有你存在,只有道存在..... 你,仅仅是角色,道,才是演员...... 所谓的[与道合一],并没有一个[我]与...

  • 关于信仰

    有的人信佛, 有的人信道, 有的人信祖宗, 有的人信上帝, 还有有的人信人(如信春哥,信曾哥) ……...

  • 关于信仰

    不要总以为信仰是藩篱、是枷锁、是负担。在造物主的创造里,没有附赘悬疣的东西,也没有炊沙成米的东西。 很多事,我们真...

  • 关于信仰

    哈佛果然是世界一等一大学,就教授解读咱们国家关于信仰问题的论调,实在是太有深度。 哈佛教授: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

  • 关于信仰

    世界从来不会因为你很惨了,对你更好一点。 我总是能记得熙熙攘攘的上海外滩,Kelly淡漠的看着前方,说道:“每天都...

  • 关于信仰

    半夜被孤独感和无力感折磨的睡不着时,我认真的思考了一下,信仰应该是源自于苦难的生活,是苦难大众对于命运的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信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pww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