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饭时,他给我听一则习俗解读,即大年初五,为何称之为“破五”,即破春节的传统禁忌。因传统概念的过年是单指正月初一至初五,这期间,有很多禁忌:比如不能做新饭、不能说不吉利的话、妇女不能动针线、不能打扫卫生、不能打碎东西等。即日起,可以不再受这些禁忌的约束。
想想,这年前年后的日子,可真是快。
腊月二十,父亲住院18天,在医生的建议下出院。
离开县医院当天,高中同学为我推荐了中医,并带回三副中药。不知是因为换了环境,还是中药的功效,父亲再没出现过住院期间几乎是规律性的间隔性长时间低烧。这让一家人很是高兴。
遵遗嘱,为父亲增强优质蛋白的摄入:除了常规的鸡蛋和牛奶,每日增加蛋白粉、海参和虾。为方便父亲吞咽,买了破壁机,用来打蔬菜泥。
父亲的身体眼看着好转,母亲还是执意让买了寿衣,藏进另一个房间的床柜里。
腊月二十二,他和丫头从济南赶来,带来了5升的制氧机和指氧仪,代替用了两天的氧气罐。我和母亲第一次扶着父亲坐起来,他给父亲理了发。
腊月二十三上午,车轮轧着下过雪的路,又去医生那里拿了三副中药。医生说,吃完这些就可以了。下午,踏上返济的路途。
从腊月二十四到今天,每日跟母亲视频,询问父亲的状况:饭量渐渐增长且稳定,能吃五六个水饺;能坐2个小时,这两天能扶着走两三步。今天知道,买给父亲的可移动座便器也已经签收到。
有人说,这个冬天,我们拼尽全力“抢父母”。幸而,我们是成功的一家:紧急的时候有救护车及时去接,该住院时县医院能有床位可安排,想用药时同事出手帮忙,需要制氧机时,也能顺利找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医院呼吸内科(XG病人的集中地)这个感染高风险区呆了半个月。直到父亲出院,我始终“出淤泥而不染”,未曾染上病毒,无任何不适症状,顺利闯进春节“决赛”圈。
在医院的半个月,除了吃饭时间,我全程佩戴N95口罩,包括晚上睡觉。这半个月,我也由一个护工小白成了一个小有经验的人:从喂水、翻身、接痰到翻身、擦身,再到换尿不湿床单处理大小便等,还要用现学来的各种医学常识安慰焦虑的母亲,以乐观的心态让她放松安心。我也偶尔有情绪想崩的时候,就给超群打电话,在他那里获取安慰和能量,重新振作起来。
父亲的身体恢复还需要一段时间,相信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父亲一定能重新恢复之前的状态。
“破五”又俗称“泼污”,即从大年除夕夜开始存留的污水、垃圾可以全部倒掉清除。希望尘世间的病毒苦痛都也随着着污垢,被一同清理干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