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有遗作,美名曰《红楼梦》。宝玉实乃主人公也!世间有人曰:不喜宝玉,谈他无刚性。
曹公笔下此玉,乃出于生命之根基,是世间短瞬繁华之见证,他不能单纯承载男儿之血气方刚。他有生命的怜悯与慈爱流淌在骨髓里。
他悲伤天恨月,厌恶名利,向往纯洁,同情美好淑贤之女生。他崇诗尚文,温润典雅,情感丰沛,若如男子皆成绿林英雄,赤眉好汉,个个豹头环眼,也无甚逸趣。宝玉的爱情多广,亦不是世俗所谓的情色花心,实在是广义角度爱的放大镜。
对黛玉的深情,对宝钗的景慕,对湘云的可爱,对迎春的叹息,对刘姥姥的同情,对妙玉的小心谨慎,对尤家姐妹不吝赞叹,尤其是对着物是人非的落寞感叹,种种表现,反映他的灵性世界的观照。
宝玉之论,不能过于从现实角度谈论,这里也反应了曹公的哲学观,从道家,儒家,佛家的层面解读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读者各从其中饮自己的三千弱水。
我们要勇于升高自己的眼界和心怀,才能体会宝玉真正的性灵之美之可爱。
若问我,古典何之爱?首推《红楼梦》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