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治》中,李世民的故事很丰满。开创盛唐的一代帝王,也有非君子之行为。
赵德言,一个道德败坏,声名狼籍之人,李世民让房玄龄审理。房玄岭却给一个妙计:将赵德言送于草原十八部。以赵的本性,必将为祸草原,从而收到奇效。这叫废物利用。
李世民大喜,立即把赵升官制使送了过去。事实证明,此计甚妙!赵果然出了不少馊主意,让草原政权面临分崩离析。
魏征知道后,痛斥李世民此举非君子所为,有失帝王风范。
孔子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一条原则。一个小人,自己不用,却送于别人,使其为祸。此计果然让人不齿。然而无论古今,很多成功者,很多人在使用“己所不欲,就施于人”。
疫情当下,西方不积极抗疫,实施自然免疫,却把疫情扩散的责任甩给中国。美国自己死了那么多人,仍不反思,却打起了嫁禍于人的主意,还落得抗疫第一的排名。然而此举又有什么急义。
西方发达国家产生了很多垃圾,却通过各种渠道往别国投送。这种自私自利的形为,真让人厌恶。这种只从自己利益出发,祸害别人的做法,一旦被识破,最终遭人喠弃。
对抗的双方,为了自己利益,施计取胜,不行吗?李世也这样问魏征。魏征说,如果赵德言是个君子,您派他去卧底,施反间计,这很正常。但他是个小人,您事先也不给他任务,让其发挥小人的本性,为祸他人,这就非君子所为。
吕蒙杀了关羽,孙权知道大祸将至。关羽的死,必将引来刘备仇恨的大军。孙权说:此次能杀关羽,多亏了曹丞相。于是让人把关羽首级送于曹操。曹操也是奸雄,自然知道孙权的祸心。于是做了一个关羽木身,厚葬之。孙权、曹操都在玩为祸对方的把戏。
教师交流,本来是一件好事,可以互通有无,帮扶支持。而有的学校偏偏把那些态度不端正,业务能力差的老师派去交流。虽然不能说去为祸对方,但自己都不想用的人,却派出去给别人用,这种行为也真让人无语了。
此类现象在现实中很多。这种把麻烦转嫁他人的态度,在工作中也有体现。单位要职评,矛盾很大,竞争激列,分管领导此时却请病假。他把任务推了出去,转嫁了麻烦。
魏征的想法很“迂腐”,也许一时三刻解决不了问题,但他走的是正道,君子之道,久久为功,必能取信于人。而图眼前之利,转嫁麻烦,最终只会更麻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