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工作 规则探索
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程序通常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终结阶段。
熟悉审计工作流程有助于自己在审计项目过程中有的放矢,明确重点,行动有力。自己在多年的内部审计工作经验,对于审计准备阶段越来越热衷,它的作用很重要,审计准备阶段做的越充分,现场审计工作越顺利,甚至能缩短现场工作时间。减少现场工作压力,轻松工作,开心生活。
审计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有:
- 选择审计项目
- 编制项目审计计划
- 制定审计实施方案
- 确定项目人员
选择审计项目时要从几个方面来判断,首先审计项目是内部审计机构为了达到一系列相关目标而进行的特定行为,也就是说作为审计机构,选择这个审计项目的目的是什么,他的目标是什么,作为一家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要有自己的主张,要有一定的战略思想和战略高度,而不是就事论事,领导要求什么就去做什么,表面上是听领导安排,实则没有自己主张,仅仅是工具作用,价值与地位无法有效体现。
当方向、目的、目标明确后,就需要具体的方法与步骤来落实思想。就像文学创作那样,第一步是现在大脑中构造出来,第二步是用行动来实现所思所想,把想象变为现实。后续的审计计划、实施方案、项目人员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筛选出来的。如果目标不明确,目的不清晰,似是而非的确定一个审计项目,那么作为具体实施审计的人员也像一群无头苍蝇那样到处乱撞,什么都想看,什么都想抓,到最后什么也没有抓到,如隔靴搔痒似的,完成审计项目,都是驴屎蛋子面上光,不能对企业有真正的促进,管理系统真正的完善。
不排除部分企业不希望被揭露太多家丑,但这事需要分别分析,如果是下属机构或单位存在这样的思想,作为上级单位的审计组织有责任去揭露不良行为,因为审计组织是对上级组织负责,而不是对下级单位负责,接受监督就要按照规则办事;如果是公司本部不希望被揭露太多,那就是沟通和上级领导的意图体现范畴的事,内部审计是一把手术刀,他的最终效果要看使用手术刀的人,而不是手术刀刀刀见血的特性。
书中提到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应对本单位进行持续的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选择审计项目并注意内部审计工作应与本单位的目标保持一致。意思是说,内部审计的审计目标要服从本单位的经营目标,而不是自己的意愿,否则内部审计的价值不能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工作成果得不到认可。
持续的风险评估在选择审计项目中涉及两个方面的工作:
- 确认被审计事项
- 确定相关风险因素并评估其重要性程度
这个步骤十分关键,他决定准备阶段的重点和现场审计的重点,直接决定渔网要撒向哪里,并且确保那个有鱼或者怀疑有鱼。这也是明确方向的意义所在,总之不打无准备的仗是基本原则,作为内部审计组织的第一负责人,拥有全局观,拥有所有单位一盘棋的思维,才能初步实现用有限责的资源来提升组织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