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们都是考试党(CPA CFA 考研 司法公务员等)
管理类联考考研失败经验分享丨原谅那个没上岸的人

管理类联考考研失败经验分享丨原谅那个没上岸的人

作者: ae0133d571c3 | 来源:发表于2020-02-23 21:33 被阅读0次

    今天是2020年考研初试成绩发布后的第三天,也是我决定面对现实的第一天。

    作为一名大龄考生,我以一个远低于预估的初试分数提前结束了自己这次“地下考研之旅”——这半年多以来我没有发过一次朋友圈和一条微博,甚至关闭了朋友圈入口。是的,我去考研了,但我失败了。

    羞愧、委屈、不安。各种情绪向我涌来。我害怕别人问到,也害怕自己想起,我想尽一切办法逃避这一切。

    但失败毕竟也是我人生的一部分,我始终是要面对它的。所以我决定把这段失败的经历做个记录,给自己一个交代,如果还能帮助到其他人,也算是一份小小的安慰。

成功的经验很多,未必适用于每个人,但失败的经验,每个人都应该避开。

本文主要适用于有意参加管理类联考考研且目标总分在240分以上的全日制考生(MPAcc、MEM、MAud等专业)。

1

总述

    管理类联考很难说是考研大军的主流,很少有人分享复习心得,这也是我写这篇文字的初衷。的确,初试只考一天、不考高数、不考政治、不考专业课,让管理类联考显得尤为另类。

    而这种另类也给许多考研人带来了不小的误解。综合能力里考初等数学、英语考试又仅仅是英语二,再加上没有政治和专业课,自然给人一种复习压力很小的印象。但实际上,复习难度低完全不等于录取难度低:初试无门槛意味着竞争激烈,没有过人的实力,真的很难脱颖而出。

    因此,如果你和我一样,目标院校录取分很高,又以为自己可以轻松上岸的话,请一定慎重评价自己的能力,并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

    关于复习时间。管理类联考的备考不比其他专业,但也并非看起来那样简单。我全身心备考时间加起来有三个月左右,显然这点时间的投入,难以获得很高的分数。我认为,如非天赋异禀,花至少六个月的时间准备初试是比较稳妥的做法。

2

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数学,逻辑,写作。看似你甚至不用复习就可以考的三科,实际放在一张需要三小时内答完的试卷中,就会收起它温柔的面孔。尽管我也自行模考了几次,但却能清楚地感觉到自己在考场上的慌乱。因此,管综复习要尤其重视策略和心态的培养。多次有计划的模考很有必要。

数学。高手们数学通常可以全对,而我却学的并不轻松。比起高中数学,管综数学更注重技巧的选取和应用,毕竟算下来,分给一道题的时间限于一分半钟左右。如果一道题走错了路,影响的可远远不止这一道题。而对于“条件充分性判断”题型,必须在复习之初就充分理解其意义并建立好思维模式,否则就会一次一次跳进出题人挖好的小坑。

我想,对于数学来说,多做题是有帮助的。但多做题的意义不能只是巩固知识点,更应该是训练使用技巧的能力。千万不能一味拘泥于标准解法,管综考试时间很紧张,在数学上能尽可能多地使用技巧,快速而准确的选出正确答案的人,是非常有优势的。

逻辑。直到十二月初听了王诚老师的逻辑救命班,我才知道逻辑题的技巧性、策略性和套路性那么高,充分利用策略,识别套路,真的能够大大简化解题思路。然而真的到了考场紧张的环境下,我没能很好的执行解题策略。我想是消化时间过短,没有养成习惯的原因。我的建议是,在学完逻辑基础知识以后,就找去年的逻辑救命班来听,而且要反复听,配以反复的练习,以达到固化自己解题步骤和策略的效果。

写作。曾经听说旱区写作平均扣三十分的时候,我没有紧张,坚信自己是平均以上的水平。但最后看到分数,自己果然扣了将近三十分。无论论证有效性分析还是论说文,写作似乎真的没有侥幸可言。在我短暂的复习时间里,写作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时间,除了练习了2010年以来的真题以外,我也的确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在写作上。事实证明这样的备考强度就是很难拿高分。管综写作的重点更多是放在管理认知和逻辑思维的考察上,这两方面的能力显然不是一个月就能够练就的。因此,写作需要有针对性的积累,这种积累需要贯穿,甚至要提前于你全部的复习进程。

3

英语二

    英语是我最早开始复习的科目。尽管如此,我还是犯了方向性的错误。    

    我从很早就开始有计划的训练阅读题和完形填空,到最后阶段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正确率,但很遗憾,考试那一次没有答出最好的水平。但我真正想说的我的错误是在于,我把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学习区分的太开了。

    直到11月下旬开始做真题时,我才算真正的开始复习作文,下笔了才知道,即使能读懂阅读题里所有的单词,其中的大部分也只是被动词汇,需要你写的时候,你根本想不到它们。尽管练习时有英专的女朋友帮助批改,我在真正考试时依然是下笔艰难。结果自然也扣到了平均分以下。

    英语的学习其实是很注重积累的,在做阅读和完型的时候,一定要有意识的积累题中的一些话题和表达,充实自己的主动词汇和习惯句型,这样既能升高写作能力,也有助于提升语感,使英语复习事半功倍。

4

写在最后

    我希望你永远不需要面对失败,但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故事给你做参考。

    2019年8月1日,当我意气风发的准备要改变自己人生的时候,我完全没想过今天的场景。诚然我做好了失败的准备,但我怎么也没想过,我会失败的如此彻底。

    当时,在经历了三个月的跳槽无果之后,我正式萌发了要改行做会计或审计的想法。听起来大胆,但在当时也是综合考虑后做的决定。于是,七月的最后一天还搞不懂借贷记账法的我,于八月开始一步迈入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学习。

    开始我还可以每天睡四五个小时,把时间省出来听课,但高强度的知识输入的确超过了我的接受能力,学习效果一塌糊涂,压力大到吃不下饭,最后的半个月里瘦了七斤。

    总算在10月中旬考完了注会,此时距考研也只剩下不到七十天。而为了赶注会学习的进度,我从一个月前就停止复习考研的任何东西了。

    于是我又用剩下的时间拼命追赶考研复习的进度。我自认为追的还可以,考试前一天,我告诉自己,无论是知识还是心态上,我都达到了最好的状态。

    然而,当天考完英语之后,我站在考场一楼的大厅中间,查到了自己的注会成绩:会计52.5,财管53.5,税法58.5。

    对饱受折磨两个多月的我自己来说,这个成绩是很大的打击。更不用说,半个小时后我回到家对了考研试题的答案,发现自己两个科目错的题都超过了任何一次模考。

    但我仍觉得,我不应该在这放弃,我相信自己一定能进复试线,毕竟MPAcc的复试线很低,向来是进了复试再淘汰,而我之前学注会的知识也不会浪费,我会在复试里逆袭的。

    于是初试后的第三天我就开始为复试做准备,过年回家,也只休息了三十和初一两天。

    甚至初试成绩公布前十五分钟里,我还在看会计的复试资料。却在查到成绩的那一瞬间被告知,我不需要再继续学习了。

    这一大段话下来,你一定觉得,我在卖惨。我的确觉得自己很惨,我完全无法接受,我觉得自己受了足够多的苦,做了足够多的努力。我不理解自己为什么只得到这样的结果。

    我复盘自己复习过程中的细节,写了一点点失败的经验,但我也认为我有更多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如果我成功了,我也完全能写出一篇成功经验分享贴啊,为什么成功的就不能是我呢?

    可我也只是几百万没上岸的人之一;我经历的挫折,也只是几十亿凡人都可能经历的挫折。

    我连失败都如此平凡,又有什么理由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出人头地呢。更何况,那些成功的人,也许是受过了更大的苦才成功的。

无论是归咎于生活的不公,还是责备自己的不够努力,都无法改变眼前的现实。这种无力感让我很丧,很想逃避。

    但我想,除了逃避,我是不是也可以利用好这段宝贵的,短暂失去人生目标的时期呢。尽管重新求职的道路一片迷茫,但最起码,我多年以来一直想写公众号的心愿,在这样的时间里实现了。或许,我还能在自己身上发现更多的可能。

我不是说失败是件好事,失败永远是不幸的。曾经我害怕面对失败,但今后,我希望自己能够利用失败创造价值。

    没能成为研究生,的确非常非常遗憾。过去的两天里,我一直怪罪着失败的自己,怪罪他辜负了所有关心他的人。但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我也明白,尽管没有成功,但过去的每一天,我都没有辜负自己,我完成了自己能力范围以内的全部。

    也许可笑,但我已经决定,原谅自己这个没上岸的人,与过去挥手告别,重新上路了。

这是【废物环游记】的第一篇文字。生活尽管很丧,希望你别停止前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管理类联考考研失败经验分享丨原谅那个没上岸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aj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