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程序很多时候需要使用IPC机制来达到信息之间的共享和传递,这里简单介绍一下比较常用的一张IPC方式---共享内存,它的查看、删除的基本命令。
查看IPC信息的命令:ipcs
-
ipcs -m:输出所有共享内存(share memory)信息
上述各项含义如下:
- key:表示共享内存的key
- shmid:表示共享内存编号
- owner:表示创建共享内存的用户
- perms:表示共享内存的的使用权限
- bytes:表示共享内存的大小
- nattch:表示连接到共享内存的的进程数
- status:表示共享的状态(不显示则为正常使用,显示“dest”表示共享内存已被删除,但仍有用户使用)
备注:这里简单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出现“dest”这个状态
Linux下删除任何内容,都会先检查一下这个内容的引用计数(就是文件的使用数,n个进程使用,引用计数为n)。若引用计数为0,就会真正的删除该内容(这里就是删除共享内存)。不为0,表示仍有进程使用,则正在使用的进程可以正常使用,直至引用计数降为0后,系统才会将该内容真正意义上的删除掉。
对这里用共享内存来说同理,显示“dest”是表示该共享内存已经被删除但有进程还在使用它。这时操作系统将共享内存的mode标记为SHM_DEST,key标记为0x00000000,并对外显示status为“dest”。当用户调用shmctl的IPC_RMID时,系统会先查看这个共享内存的引用计数,如果引用计数为0,就会销毁这段共享内存,否者设置这段内存的mod的mode位为SHM_DEST,如果所有进程都不用则删除这段共享内存。
共享内存的删除(释放)命令:ipcrm -m shm_id
如果你只知道共享内存key想删除共享内存,可以使用ipcrm -M key
需注意的点
这里的共享内存key是16进制,而一般使用创建共享内存的代码中使用的是十进制,需经过转换。
例如代码中io_hash_shm_key=1122594,转换为16进制为0x00112122。
若直接执行使用十进制的key进行删除,会报错无效ID的错误,如下:
key错误.png
说明:消息队列、遮断器的用法与共享内存相似,只是参数不同而已####
ipcs [-m|-q|-s]
-m 输出有关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的信息
-q 输出有关信息队列(message queue)的信息
-s 输出有关“遮断器”(semaphore)的信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