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17年的第一篇,也是正式公开写点内容的第一篇。显然,是想在新的一年里开始的时候培养一个写作的好习惯。
说来惭愧,从高考结束后就没正儿八经的写过超过一千字的东西。工作后,公司团建、新闻事件的稿子也是仗着自己是技术工种就能推则推。看似减轻了负担,少了些麻烦,但实际也是主动放弃了很多表现自己的机会。
今年,不,是16年,报名了“得到”APP的李笑来的专栏,辗转又从两个罗胖还有他们“圈子”的另外一些人似乎同时般看到他们关于写作的重要性推崇的观点,于是也跃跃欲试。虽然遗憾从小就没有培养起来爱读书爱写作的种子,但是现在看来也不算晚。不是俗话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么。从今年初开始种树,看多久能尝到甜头。
说到“尝到甜头”,现在是深有体会。它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小到吃穿用,大到工作事业,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什么好吃就吃什么,什么好看就看什么,感兴趣的事怎么做都不会累,这是最初对“甜头”的理解。现在更深了一些。以前对于自己看到好文章好书,会极力向周围的人推荐,但是发现他们要么是不感兴趣,要么是浅尝辄止,自己反而觉得受了不公平待遇,“凭什么我苦口婆心的推荐的东西,你怎么就那么不待见”。但现在不了,面对同样的状况会坦然接受,又或者就是从源头上减少——尽量少推荐。如果实在觉得这东西好想要分享,那必然是找同好的人或者先让对方“尝到甜头”,也就是看到这个东西的好处,引起兴趣,才有下一步。估计这也是将来的育儿方法。
扯回关于写作。写作相对于阅读这个“输入”来说是“输出”,无论心中多么有姿势有学问,写出来能给大家看到才是真的,不然连自己也会怀疑到底有没有真材实料。就像学外语做翻译,只看懂是不行的,真本事是写出来,觉着看懂了,但写不出来,对不起,还是理解的不到位。写作输出的过程是整理、表达自己的过程,这个展示的对象,首先是自己,然后是观众。估计也会对日常沟通起到积极作用。因为想让别人听明白自己的观点,首先需要自己说清楚。如果连自己都认为表达不清,那对方又如何get到呢?
这是第一次不担心眼神,不字字斟酌写点东西,一不小心加上这段都快1000字了,无论写的如何,总归是有产出了。这篇的观点也没怎么梳理,都是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也不乏强行转话题的尴尬别扭,以后的目标是写出条理清晰,思路敏捷的文章,毕竟还想着写文案、飚软文呢。
相信熟能生巧,即使再粗劣的文笔的只要能持之以恒,难免会有些许进步。所以今天的内容是个“抛砖”,为了后面的“引玉”,很期待看见水平慢慢提高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