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所有普通平凡的农村家庭一样,我爸爸妈妈的人生就是务农务工的交织。在他们还是二十几岁的时候,在我们姐弟三人还没上学的时候,他们就出去务工,那时候大家一般都是去山西,下煤矿。我对于而言,二十几岁的爸爸妈妈的模样已经记不清了。但那个时候爸爸还是喜欢拍照的,他们喜欢把相片打印出来。现在保存的为数不多的照片中,都是爸爸和他的兄弟们,他们将头发梳成大人的模样,开始承担责任,辛苦赚钱来抚养他们的儿女了。(听爸爸说他们在结婚之前已经开始放羊了,爷爷奶奶已经把它当做家里的顶梁柱了。父亲,爷爷他们那时候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妈妈年轻时候的照片很少。所以我对二十几岁的妈妈完全没有印象。我甚至都没有找到过他们的结婚照。但我能想象二十几岁的妈妈肯定很美,是瘦瘦高高的,很青春的少女。
后来我们姐弟三人陆续上学了,爸爸和妈妈开始商量谁带我们的问题。我的上学生活,是分两段的,三年级之前是在乡上念书,爷爷奶奶带我和姐姐(我的表姐从小一直在我家长大,和我一起念书,她大我四岁,关于她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后来转到镇上去念书,转到镇上那年,我的姐姐上六年级。
刚到镇上第一年是妈妈带我们的,那年弟弟应该是四岁,爸爸应该是在家务农的,妈妈早上起来把弟弟送到幼儿园就去砖厂干活,妈妈很瘦,但生活把她逼的必须要强大,挣钱补贴家里日常支出,她是负责垒砖,做好比例的泥土,从砖的模具中被做成砖块的形状,用小小的三轮车拉到妈妈跟前,妈妈在用夹砖专用的夹子,把砖块垒成整整齐齐的长长的几行,高约四五层,每次一个夹子夹三块砖,双手各持一个夹子,一次总共夹6块砖,湿的砖块很重(每天下班前,在今天垒的第一排砖块上,用石子写下自己的名字,代表这些砖块后面的一行行都是本人今天的成果。妈妈没有上过学,但在这里工作的时候,学会了歪歪斜斜的写出自己的名字,她总觉得自己写的很丑,有点丢人,但其实我想说我的妈妈真的很棒)。很难想象妈妈小小的身体是如何快速完成,夹起,放下,摆整齐,再夹起,再放下,再摆整齐,这一系列快速循环的动作的。刚开始夹的时候光是提起来应该已经很吃力吧。
这项工作是以块为单位计价的,每块砖8厘钱,那会儿我对这个衡量钱的单位真是陌生,但我知道这是比分还小的单位,10厘等于一分,而那时妈妈平均每天能赚100元,就是每天要搬12500块砖,弯腰起身2083次,想到这些数字真的很心疼我的妈妈。(每次快到发工资的时候,看着妈妈拿这那密密麻麻很大数字让我计算的时候我都很头疼,说来惭愧,其一是我确实数学不太好,其二是因为很大的数字是砖块,最后算出来很少的数字才是这个月所赚到的钱)。
我的爸爸在家种地,种小麦、大豌豆、菜籽、土豆、大黄、花椒等。已经不记得当时家里务农的具体收入了,但现在想来种粮食和药材,粮食不值钱够自家的口粮,基本是自给自足的,但中药材投入大,耗时长,又没有人力去大面积种植(而且价格其实也不是很高),这笔收入,只能算是能够勉强补贴家用吧。但就这些也够爸爸爷爷奶奶早出晚归,风里雨里的辛苦劳作一年了。面朝黄土背朝天靠天吃饭的农民真是太辛苦了。也正是因为如此,爸爸妈妈希望我们好好学习,认字读书考大学,不要再像他们一样当庄稼人,辛苦劳碌,他们深知,真的太苦了。
所以,在其他人家里父母外出打工,想要家里更宽裕的时候,爸爸依旧坚持让妈妈在这工资很低的镇上陪伴我们读书。妈妈也体贴爸爸,一份活接一份活的干,不会让自己休息一天。那几年妈妈几乎把镇上所有的活都干了个遍。在砖厂搬砖、装车、割麦子、在工地上干活,在餐厅里干活……
爸爸呢,在家务农,花椒价格好的那几年,家里种的花椒开始出产了,倒也算是赶上了,整个暑假全家人甚至还会雇佣别人来摘花椒,40多天早出晚归,顶着烈日摘椒,能收成1000斤,卖了近10万块钱,而这钱在手里没有停留多长时间。
村里的年轻人又开始寻找新赚钱的法子了,开大卡车。爸爸是文盲,但为了考驾照,早起晚睡,让我们给他读科一的题目,教他识字,竟然一次考过了科目一。最后用卖花椒的10万块钱买了一辆二手大卡车,成为了一名卡车司机。而妈妈也开始了她担心不安的生活,大卡车经常是要在晚上运货的,妈妈就更担心了,计算着时间,等爸爸到目的地后才敢拨通电话,确保爸爸平安到达后才放心。后来花椒价格跌落,货车行业也不景气,爸爸又和村里的年轻人上新疆打工。新疆的活真的很辛苦,但总听别人说很赚钱。而我也从未在爸爸每年快过年回家后,问过他的收入。这几年,我上大学了,弟弟妹妹也上高中了,再也不用怕我们会学坏了,妈妈也和爸爸一块去新疆打工。
这就是我的爸爸妈妈,辛苦奔波劳碌,只为供养我们姐弟三人读书,让我们平凡普通的生活能稍微好一点。现在仍然为生活奔走,平凡、普通又很伟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