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卷,割韭菜,佛系人生。
最近这几年,网络上越来越多的声音在传达一个观念,
“努力是没有用的,因为再努力,也不过是身在底层的挣扎罢了!”
时代的一粒沙,究竟是不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山,
在山底,和在山顶的人,肯定会有不同的结论:
有些道理,很俗,听起来没什么营养,但这些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为什么却少有人真正做到?归根究底,并不是道理没有用,而是看待道理的心态,以及对道理本身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的态度与观念,
人人都知道的事情,未必是真理,但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事情,
其中,肯定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我以前的文章中提过曾经的客户辞职开早点铺子,这个客户辞职的时期,正是“早点热”兴起之初的事情,
那个时候,我们经常会看到拿开早点和工薪族在收入和工作压力上进行对比的文章,有些文章说的很鸡汤,也有些说的很鸡血,很多人就是在那个时候意识到,
自己的人生,既没有放手一搏的勇气,也没有妥协现实的能力。
我的那个客户,在他们公司是做副主管的位置,当时他的收入一年将近四十万,这个数字的背后,没有把酒言欢的快乐,没有指点江山的快感,
有的,是卑躬屈膝的陪衬,还有凌晨两点家人对他的抱怨。
辞职去干早点,与其说是放手一搏,不如说这是他在工作多年之后,第一次想要为了人生的突破而买单。
事实上,这个单,确实不太好买。
起初,他把每天的早点摊工作拍成图片,发到他的朋友圈上,因为我们之间除了合作之外也有一些交集,所以我经常能够看到我们共同的朋友给他点赞,
鼓励的,激励的话语之中,能听出一些讥讽,也能听出一些怨念。
后来,他发朋友圈的频率越来越少,每天的烟熏火燎不是公司里的例行报告,点赞的人少了,说话的人更少了,
有时我们共同认识的人聊起他最近的情况,大多数的观点都带有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讽刺,
“都说早点赚钱,赚钱的活哪里有好干的?”
“大好的前程就这么放弃了,现在吃点亏,希望还来得及。”
“我早就告诉过他,不要冲动辞职,他不听,哎。”
这两年因为疫情原因,他和他的早点摊彻底销声匿迹了,那些人对于他的讨论,也渐渐从理性的边缘完全变成了感性的嘲讽,
但其实,他一直混得不错。
我跟这个客户的私交很好,有时放假,我还会去他租的早点铺光顾他的生意,
虽然谈不上客源不断,但是因为他比较会经营,比如对经常光顾他的常客,如果是附近的上班族,他可以接受提前做好,人来了就把东西拿走,不会因为赶时间而迟到,这些细微之处的完善,使得他的早点铺一直保持着活力,
客户成了朋友,朋友带来了朋友,早点摊从只经营早点到午市也做,他的生意越做越好,越做,收入越多,
我问他,你现在收入比以前高了不少,为什么反而不发朋友圈了?
他说没必要发,因为真正干起来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份吃苦的活,赚多赚少,跟你出的力气是有直接关系的,
一个人真正忙起来的时候,是没有时间去做其他事情,因为真正靠着自己赚钱的人,非常清楚赚钱的意义是什么,那些辛苦与痛苦的背后,说少了没人理解,说多了就像是刻意在炫耀,所以朋友圈里那些跟汇报工作似的强调,反而是对自己辛苦付出的一种“贬值理解”。

默默坚持的人生,所谓获得,也是在默默的获得。
这些默默之下,是大家都知道却少有人能做到的财富密码,有些时候,我们并不是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是并不认为这些该做的,是自己真正能做的,
那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舍弃,却是在真正触碰的时候,变成难以割舍的把柄,那些看似风轻云淡的清醒,其实是自负和自傲之下的脾性,成功的人不说成功,失败的人把失败说的天花乱坠,当所有人都知道谎言是什么的时候,那么谁在说谎,往往就成了一种人与人之间潜藏在人性深处的博弈:
默默坚持的收获,只有坚持过的人才会懂,
真懂的人,都会明白坚持的意义,
假明白的人,反而会嘲讽他们无法理解的成功,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就是这么可笑,
可笑,也很无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