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三个感受。
1、《复原力》中里面提到了一个人的最基本需求有三个:安全感、需求、链接他人。
一个人的自我提升,也主要表现在这三个方面。
再比如读《打开心智》时想到,为什么有的人行动力爆棚,有的人就一味地拖延逃避呢?
任何的拖延逃避,任何的三分钟热度,本质都是大脑的运行机制所影响。
人的大脑中有多巴胺的奖赏回路,有的人对这个回路的反馈比较敏感,任何小的奖励都可以刺激分泌更多多巴胺,而有的对此反应比较迟钝,因此需要更大刺激才可。
关于这个内容,让我越来越清楚自己到底应该去专注于哪个方面的研究和探讨。
当下,各种方法都唾手可得,但是却不是每个人都用行动的想法和执行力,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有的人不可以,这背后的机制是什么,应该如何去做,如何去检验。
这一系列的问题,是非常值得研究的。
2、当状态不好时,不要逼着自己做一些难度高的事情,可以适当降低难度,给自己的生活一些调剂和改变。
与其痛苦地改变一些不太好的状态,不如充分利用这个情况去做一些不太烧脑的事。
当状态不好时,就不要再进行读书写作了,那就听着音乐画图,这种简单的机械重复工作,或许可以让自己尽快找到心流感觉。
《从内耗到心流》,里面提到了精神熵这个概念。
其实就是我们很多无感状态,不快乐状态,都是一种内心秩序的失衡导致,而这种失序的内心,更多时候是精神熵的熵增引起。
所谓精神熵增,就是精神混乱,过多没有目标感的事交织在一起,严重消耗自己的心智。
当这种消耗,让自己的心理能量和认知能量无法完成聚焦,更无法完成自我反思和修正,最终逐渐偏离自己的认知轨道,这是一种情绪黑障,也是认知错觉。
每个人都需要调整自己的内心情绪,把失序的内心去归纳整理,形成一个完整完善的能量场,以便去帮助自己更好完成自己的聚焦事,这才是最根本的解决途径。
如果是做?
书中提到了一个观点:靠行动。
不管你做的计划再完美,没有行动,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
只有在行动中才能不断发现更好的我或者有缺陷的我,只有先行动,才能发现,只有发现了才能修正。
如果仅仅是计划和想像,那永远不可能改变。
古川武士也在一本书中说过,你每天默念三个小时“我要减肥”,都不如实际行动5分钟。
其实任何事都是如此,规划的再好,如果不行动,那也白搭。
当时看完这本书,想到这些观点时,自己也是很受启发和触动,但是无奈依然没有行动起来,看来,缺乏行动力,真的是非常大的一个问题。
3、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有时候会处在浑浑噩噩的状态中,始终无法调整过来。
为什么会这样?
主要原因是做事没有动力,没有一个非常好的正向反馈,让我对这件事无法长时间坚持下去。
一直想要努力改变,但是仅仅表现在口头上,采取的行动并不多,缺乏行动力,是导致焦虑的一个主要因素。
昨天看的一本书中,有个观点我觉得挺有道理。
一个人做任何事的终极动力是:掌控感。
能切实把一件事掌控在自己手里,才会让你更加愿意做这件事。
也就是说,大脑更喜欢确定性的事,对不确定的内容,天然就是抗拒和排斥的。
我对写作开始产生了抵触心理,就是因为对此没有了掌控感,感觉有些迷茫无助,看到的是更多的不确定性。不知道这件事把我带向了何方。
我对减肥和运动,为什么能这么愿意坚持呢?
因为我在这件事上切实得到过正向反馈,不管是数据还是形象,不管是别人的夸赞还是自己的理论体系,都是一个不断加深反馈的过程。
说到底,我对这件事拥有掌控感,这件事也有确定性。吃多少、运动多少、消耗多少、最终减掉多少,都是有据可查,有数可依,都可以确定的内容,因此我更加愿意去做。
孩子为什么对学习没有了兴趣和动力,依然是没有掌控感。
她们不知道学习过程可获得什么,不知道到底应该获得什么样的反馈,不知道这些学习内容最终把自己带向何方,不知道这道题是对是错,没有掌控感,没有方向感,没有目标感,最终导致对此失去动力。
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那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其实很简单,我只需要找回做这件事的掌控感,让这件事变得清晰可见即可。
比如写作,我不能盯着变现这个目标,因为这件事不可控,我更多应该关注写作本身,每天关注自己的写作状态和写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这样就相当具备掌控感和确定性。
只有让这个目标和任务变得清晰可见,我才能更好坚持下去,也才能更好变得长期坚持。
再比如对待孩子写作业,一定要让孩子把作业量进行拆分,让她们能看到掌控感和稳定性,这是我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那么,究竟有没有一个非常普适具体落地的做法,可以更好找到掌控感,以自己的做事动力呢?
就是让任务清晰可见,任务量可以预测。
简而言之就是,目标拆解。
做任何事都是这样,今天想要写作,那么就要把写作这件事拆成几个步骤,比如先写日课,再写复盘等。
比如今天要读这本书,先列问题,再找方法和原因,最终形成笔记文字等。
比如孩子写作业,一定要把她们的作业量进行拆解,先做这个,再做那个,足够颗粒度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