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人医书对艾灸的评价

古人医书对艾灸的评价

作者: 静思Q | 来源:发表于2017-08-10 20:36 被阅读0次

1.名医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2.《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3.《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

4.一炷着肤疼痛即止,一次施灸沉疴立除。

5.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第一。

6.《孟子》“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

7.《皇帝内经》“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8.古语云:“家有三年艾,医生不用来。

9.《针灸资生经》说:“若要安,丹田(关元)三里莫要干。

10.《小品方》云:“夫针须师乃行,其灸凡人便施。”(晋隋时代陈延之)11.《千金要方》中提出:非灸不精,灸足三里,称为“长寿穴”。(唐代孙思邈)

12.不与不灸三里者同行 (日本)

13.不灸三里者不做旅人(日本)

14.《针灸易学》甚至强调:“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

15.《皇帝内经》记有:“大风汗出,灸意喜穴

16.宋《备急灸法》:“仓促救人者,唯灼艾为第一

17.《宋史?太祖本纪》:“太宗病,帝往视之,亲为灼艾。

18.《庄子》“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

19.《扁鹊心书》中说:“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背,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20.《神灸经纶》云:“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刚用,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治百病,效如反掌。

21.《本草从新》云:“艾叶苦辛,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治百病。

22.唐代王焘指出:“是以御风邪以汤药、针灸、蒸熨,随用一法皆能愈疾,至于火艾,特有奇能”。

23.李时珍之父李言闻的《蕲艾传》称赞艾叶“产于山阴,采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24.《养生一言草》记载:灸治确为养生诀,年逾四十灸三里。施灸不为寒暑限,疲劳施灸为上策。小儿患病应施灸,胜似服药有神效。(日本--八偶景山)

26.《谴疟鬼》诗云:灸师施艾柱,酷若猎火围。(唐代韩愈)

27.《诗经-王风》:“彼此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28. 孔璠之《艾赋》“奇艾急病,靡身挺烟。29. 常言道:居家常备艾,老少无疾患。

30. 俗语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

31,无烟不成艾,无火不成灸

现代医学认为,艾热,艾红外,艾烟对人的作用很大。

相关文章

  • 古人医书对艾灸的评价

    1.名医孙思邈提出:“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2.《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3.《名医别录》...

  • 读医书︱被遗忘的序——人生有大愿力,而后有大建树

    前言:学中医免不了要读医书,然而读医书的过程中大多人都不读序。为啥要读序?读序是为了明白古人写书的目的,与古人更多...

  • 灸不起疮,隔靴搔痒

    现在有很多写艾灸的书,谈到艾灸的作用的时候,必引用古代医书中关于灸法的条文。现选部分条文摘录如下: 1. 名...

  • 艾灸这么棒,你知道吗?

    艾灸看似简单,却是祛病至宝,它是中医界的瑰宝,古人对它推崇备至。然而现在,80%的中医人都不重视艾灸,真是...

  • 艾灸这么棒,你知道吗?

    艾灸看似简单,却是祛病至宝,它是中医界的瑰宝,古人对它推崇备至。然而现在,80%的中医人都不重视艾灸,真是让人遗憾...

  • 2018-12-25

    悬灸贴是什么? 顾名思义,就是艾灸,艾灸是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传承发展了几千年的历史,疗效显著,许多古医书都有记载...

  • 2020-05-23

    竟敢看不起艾灸?这套秘传灸法,万人疯抢! 艾灸看似简单,却是祛病至宝,它是中医界的瑰宝,古人对它推崇备至。然而现在...

  • 艾灸大用处你知道多少?值得收藏

    艾灸的用处你知道多少?艾灸30问,什么病能艾灸!值得收藏 病从何来? 古人云,“宁事温补、勿事寒凉”.现代人往往反...

  • 古人怎么评价猪肉的

    大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的描述:“猪,吃不择食,卧不择埠,目不观天,行如病夫。其性淫,其肉寒,其形象至丑陋,一切...

  • 艾灸

    艾灸是国宝,是中国古人传下来的治疗疾病的方法。艾灸重在持久,重在坚持。艾灸虽然不能治疗所有疾病,但很多慢性病都可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人医书对艾灸的评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lk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