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郑板桥说: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什么样的读书是与我益也呢?威廉·施瓦贝尔读《生活的艺术》说,放慢生活的脚步,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有时候读过一句话要好几个小时才能消化,甚至是用一天的时间。日本作家大岩俊之曾经一年读300本书,他说读书之多对于他来说只是知识量水涨船高,读过书如果没有付出行动,读再多的书也无济于事,就如看场中的美色,一眼即过。
在我们读过的书中,总有一本书能够让你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打开生命另一种不同的方式。产生共鸣并能真正体会读书的乐趣。再一次拾起《追风筝的人》是在读过这本书五年以后。五年前因《追风筝的人》我从此与书结缘,五年后还是因为《追风筝的人》唤起了我对人性和友情的重新思考。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每每想起都会让人不由得心疼哈桑,一个单纯善良,简单忠心的哈扎拉人,一个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依然能够坚强切乐观的活着,一个誓死保卫主人所有心爱的物品,而死在了塔利班的抢子之下。他留下一个还未成年的孩子索雅博,索雅博成为了小说的主人翁阿米尔自我救赎的全部动力。
《追风筝的人》作者:卡勒德·胡赛尼
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1965年生于阿富汗喀布尔市,后随父亲迁往美国。胡赛尼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现居加州。“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著有小说《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2003)、《灿烂千阳》(A Thousand Splendid Suns,2007)、《群山回唱》(Andthe Mountains Echoed,2013)。作品全球销量超过4000万册。2006年,因其作品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胡赛尼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并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
《追风筝的人》以阿米尔和哈桑(父亲仆人的儿子比主人翁小一岁)的友情为主线,续写了阿富汗民族的那些不为外人而知的历史,从苏联侵占到内部恐怖组织,对一代代阿富汗人从身体到心灵的涂害,而哈桑是那个在绝望中依然能让人性开出花一样少年。从阿米尔和哈桑的友情中我们读出了自己,我们亲眼看到人性中那些邪恶的罪,是如何一点点摧毁了阿米尔对哈桑的情谊?那个1975年的冬天经历的痛,造就了以后的阿米尔。卡勒德·胡赛尼以用风筝象征友情,爱情,亲情,或者说纯真,善良,等等美好的东西,只要你能够追到那只风筝,即便是你不是一个阿富汗人,也会被小说深深吸引而感动,从人性的角度而言,我们会和小说产生很多共鸣,因为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友情,爱情亲情,这些摸不到,但又不可或缺的精神层面的非物质东西。
为何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在阿米尔伤害哈桑的时候你会痛恨他吗?阿米尔的自我救赎是否能够得到你的原谅?
何为共鸣?在精神分析学里共鸣强调的是理解,理解不是单纯的接纳与赞同他人的行动,而是以真诚的态度传达这种理解和洞察。有人说盛宴之后泪流满面,在阿米尔从那道破墙窥视别人对哈桑的种种恶行,你是否厌恶阿米尔?嗯,是的曾经有那么一点点,我单纯的认为阿米尔可恶,对于一个能够为他而死的小伙伴遭到了那样的羞辱,阿米尔视而不见,不挺身而出的确让人恨,阿米尔当年12岁,我在想12岁年纪的孩子能够为一段友情做出的最大的牺牲是什么?
戈尔丁的《蝇王》用孩子的善良来揭示人性的恶,该书讲的是而二十几个英国中学生被困砸热带岛上的故事,海岛上,气候温和,食物充足,没有大人管束,也没有家庭作业,但是这些孩子过得并不开心,到他们头发长到可以在脑后扎马尾辫时,他们便开始互相残杀。人性的恶是天生存在的,存在我们的基因里。
事隔多年我理解了阿米尔,那种因为嫉妒哈桑分享自己的父爱而对哈桑恨之入骨的人性的理解,人性的进化是缓慢的,读书也不是为了让人性变好,而是为了约束人性中的不好。当阿米尔写下自己的第一个故事时他最渴望爸爸能够亲自读一遍然后搂着他说:儿子写的真好,然而父亲没有如此,父亲对哈桑的爱,对这个仆人儿子的爱胜过了爱自己的儿子,至少在阿米尔看来是这样。由于恨生出的恶我渐渐能够理解,而这种恶让阿米尔悔恨不已,往事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被渐渐遗忘,反而是在一个不轻易的瞬间翻山倒海般侵蚀我们的内心,让我们备受折磨,那个开车带阿米尔去寻找哈桑儿子的司机说出:为你千千万万遍时阿米尔哭的一塌糊涂,他的哭是一种对过去的忏悔,是一种对哈桑的怀念。
《追风筝的人》最让人心疼的那个哈桑,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阿米尔的“恶”和哈桑的善良,一个无论阿米尔怎么对待他,都会选择原谅与保护阿米尔的哈桑让人心疼,
在哈桑被人,性虐待时,他知道阿米尔就在不远处看着,在哈桑被阿米尔诬陷偷手表和钱时,哈桑的默许和没有接发,都让阿米尔内心受到强烈的折磨。哈桑的离开,阿米尔和父亲被迫前往美国都让他无法为自己做过的错事有弥补的机会。直到阿米尔再次回到阿富汗,为了救回那个被恐怖组织塔利班软禁的哈桑的儿子索雅博时才有了内心救赎的机会,才发现自己原来不是软弱。
全书读到最后读者有一种释怀,因为风筝象征着一切美好,那个曾经被人性虐待也没有松下手里风筝的哈桑,那个为了能让索雅博开口说话的阿米尔开始去追逐风筝,那个索雅博拿起风筝线开始放风筝的那一刻,都寓意着一种美好,是一种自我的救赎,小说可以锻炼移情力的文体,我们从不同的小说人物中看到自己,看到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我们泪流满面,我们感同身受,我们去学习,去领悟,去体会。这就是与我有益的读书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