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对第二部分:“掌管”权力,享受“特殊”待遇——进行梳理,发现也有18条,完全赞成的也只有2条。且看对第三部分的分享,是不是也是18条中2条呢?好吧,首先明确确实是18条。
小标题是让“免除券”发挥魅力。一听这个“免除券”,学生是不是就很来劲,那肯定是捡了大便宜吧。
1. 免做一次大扫除
2. 免课堂作业一次
3. 免家庭作业一次
4. 免一次抄写作业
5. 免轮值一次
6. 免听写一次
7. 免早读一次
本想一条一条评说,但看到这几条都属于同一个类型,那就一起评说吧。不过,这个评说,在前面分析也出现过:
当你免除了学生这一次的作业、值日、听写、早读等,请问,他们的成长是否就有脱节的地方?不管,这个脱节是否大还是小,或者微不足道,都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再问:当把不做作业、不做值日当做奖励,那是否写作业和做值日就是惩罚呢?当我们的教育是这样一种导向的时候,我们每天辛辛苦苦在教育孩子,要热爱学习,热爱劳动,结果这样一免除,他们还怎么热爱呢?
再问:学生靠什么获得这样的奖励呢?一般情况下,是靠优异的表现吧。优异的表现者,是为了获得免做作业的奖励吗?可能不是,因为有一些孩子确实是“作业喜欢者”。但那条尤其是“不做值日”,是否一些学生就靠学习的优异,获得不劳动不为班级服务的机会,我们培养的人就只知道学习变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吗?我们还怎么谈“立德树人”呢?
8. 免除一次“不乖”的批评
9. 免请家长一次
不知道“不乖”和“请家长”之间是否有关系。学生成长中会有错误,也是在不断的试错中长大的。可是,如果有些错误,得到了原谅,得到了宽容,得到了勉励,对学生的成长真的有利吗?诚然,宽容可以让学生获得能量,但也会让部分人获得侥幸心理,有可能会小错不断的下去,这样的可能性会存在,好么?
有些贪婪,就是因为一次的侥幸养成。
10. 免做一次课间操
每天都有体育锻炼的意识,这是体育学科素养当中的一条。如果大课间该锻炼,却选择休息,是不是就没有得到锻炼,反而对身体健康没有好处。还是那句:休息是奖励,运动就会变成惩罚。
11. 获得违纪免罚券一张
同第8条
12. 免交一次装饰班级学习园地的任务
本该完成的任务,变成奖励。特权主义,是不是会盛行呢?
13. 免在教室内午休一次(可在校园内安排午休时光)
此条,可以因学校制度或者作息不同而不同。午休时间,自由安排,学生会获得一定的能量,此条可以实施。
14. 免背诵一次
15. 免排队一次
16. 免家长签字一次
17. 免值日一次
18. 免回答问题一次
上面这些同前面1-7条。
写到这里,其实,我已经没有评说的欲望了。因为好多话,都是同一个理由。
那么,学生可以免除什么呢?其实,在成长的阶段,如果免除了本该做到事情,我们要培养的能力和品格就会不攻自破。
反思自己:我是一个思想僵化的人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