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孩子
4月6日晚上Mandy的对话孩子系列围绕着谈论孩子的抗挫能力展开。
Mandy问我们,“是什么吸引你来参加今天直播活动?”
Mandy的这个问题很有趣,我为什么会来这里参加这次直播活动呢?我想是因为我对孩子成长的话题我一直很感兴趣,同时又对今天的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我很好奇处于现在这个时代的孩子,是什么偷走了他们的抗挫能力,家长和老师又如何去做才能培养出具备抗挫能力的孩子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来到这里倾听大家的对话。
在Mandy和他人的对话过程中,我的头脑中冒出这样的问题:你如何理解抗挫能力?具备抗挫能力的孩子在生活中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抗挫能力怎么来的呢?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现在的孩子心理比较脆弱,缺乏抗挫能力。那么我们如何理解抗挫能力呢?我搜索了一下百度,其中给出的一个回答是:抗挫能力指的是,我们在面对逆境时的处理能力。明确地描绘出一个人的挫折忍受力。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三十年的研究发现,在人生的挫折与困难面前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在于一个人Resilience(心理弹性能力,俗称抗挫力)。抗挫力犹如一套个人的心理自我免疫系统,不仅保护自己免受困难与挫折的侵蚀,还能提高生命的动力,以勇气与智慧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那么抗挫能力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有一种常见的共识,觉得年龄大的人相对来说比年轻人具备更强的抗挫能力。那么是不是说一个人经历的多了,见识的多了,遇到困难和挑战的次数多了,他的抗挫能力会相对强一些呢?当然了,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猜测,也是我从自己身上和身边人的经历中获取的一个感官经验。
作为一个从事一线教学几十年的老教师,我觉得现在的自己比年轻时的自己有了更强的免疫系统,心理弹性能力也增强了。或许就是因为经历的事情、困难、挑战和挫折多了,一点点就更有承受能力了。
从自身的经历再看现在的孩子,如果说他们现在的抗挫能力还比较弱,那么是不是他们在成长的经历比较顺利,家长的保护比较全面,替他们承担的比较多,让他们缺少了经历自然和社会风雨的机会呢?一颗温室里的花草相对于自然界中的植物就比较脆弱,这是不是有些类似之处呢?
塔塔问Mandy为什么今天想要发起这个话题?Mandy说她前两天听说了一起关于学生方面的事件引起了她的思考,也让她在心里产生一种自发的责任感,她想借助这个话题和大家一起来思考,面对如今的现状我们能做点什么来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所以她发起了这样一个话题。希望我们能走进这个话题里面去深入思考。
塔塔对这个话题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她觉得抗挫能力是在面对挫折的过程中不断建立起来的,而现状的很多家长没有给孩子这样的空间,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介入的太多,这样的过度保护也就剥夺了孩子自己磨炼自己和成长自己的机会。她说没有安全感的家长特别想要掌控孩子,这种掌控不会帮助孩子成长,只能阻碍孩子成长。孩子的抗挫能力是一种本能,如果他们长期处于不被允许去接受挑战的状况中,那么他们也就会渐渐失去了这种能力。
她谈到一次自己的孩子跟她说的话,她的孩子跟她说,“妈妈,我不能确定外部发生了什么,但是我能确定自己的内心想要怎么做。”她听到孩子的这句话时非常感动,她看到了孩子对自己的相信,他也看到了不管外界发生了什么,不管面对什么困难,孩子自己心里认定的事情都会去做,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做,也不怕去面对不舒服的感觉。当听到塔塔的这些分享时,我真的特别感动,虽然塔塔没有跟他讲道理,她只是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情绪的时候,陪伴他一点点穿越,去面对和解决那些困难和情绪,然后孩子在这个过程就一点点建立起了稳定的内心和责任感。孩子的这种状态不是我们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所拥有和具备的吗?那么我们有像塔塔那样去陪伴孩子一起走过困难和他情绪的低谷了吗?
塔塔说家长自己的状态很重要,孩子出现问题和家长有很大关系。那么我们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呢?又是什么让家长遇到了卡点呢?
塔塔说她会问自己,“我这一生来这是干嘛的?我想要做什么?我不是想要成为其他人的样子,我想要呈现我本来的样子,是什么阻碍了我回归呢?”她说如果她不能回归到自己本来的样子,她会觉得好可惜。不管那个人是谁,她都只想做自己,是什么让她和自己分离了呢?不管是迎合还是对抗,我们都无法回到自己,把自己找回来是不容易的,也是很漫长的,面对挑战,面对自己不想要面对的东西,把自己内心起反应的东西一点点剥离出来。经历过一次次穿越,每次穿越之后,她都不愿意再回到过去。不管是舒服还是不舒服的,都是头脑的想法,那不是真的,她需要的是跟自己不断连接的过程,不断面对自我的过程,最终只有自己能够解开这些东西。
每次听塔塔的分享,我都会很有触动,虽然塔塔的声音很温柔,可是那温柔之中有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的力量,她是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要什么,也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如何去获得的。她的状态是我一直渴望和寻找的,是的,我确定自己内心的感觉。
丽娜问塔塔,家长有自己的认知和自己的状态,当自己没有能力陪伴孩子的时候,怎么陪伴孩子呢?
塔塔说我们只能真实面对,我们是什么就表现出什么,真实是说我们知道我自己的内在是什么情况,不要在孩子面前假装出不是我们真实的模样。即使有时候家长也是处于一种孩子状态,会和孩子发生对抗,说明家长自己也有创伤,这也是一个成长的机会。
接下来丽娜从一个家长的角度分享了自己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的经历和自我成长的体验,她以前自己的状态不够好,总是不希望孩子不快乐,替孩子干预太多,她把养育孩子当成了最重要的事情,觉得自己的成功就是取决于孩子的成功。孩子在学校的一点情绪变化和风吹草动都会在她的心里引起轩然大波,同时作为家长,她对老师也有各种情绪,她会把自己对老师的情绪传染给孩子,影响孩子对老师的看法。后来她自我觉察到自己的状况,她的改变对孩子的情绪有了帮助。她以前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有一点痛苦,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在痛苦里面呆着。只要孩子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她都会尽力尽快帮助孩子摆脱那种情绪的干扰。后来她认识到让孩子痛苦的是家长对痛苦的抗拒和恐惧,这些会加重孩子痛苦的感觉。家长很紧张,提前焦虑,预设问题,这些都是自己给自己增加焦虑心理的因素。当她允许孩子喜欢什么就做什么,这时候她才感觉到了孩子生命的流动,孩子才会快乐。她自己总结说,“生活充满变数,我只能放手,去祝福和支持,让孩子做自己。”
丽娜是如何从之前的焦虑状态转变到如今的相对稳定状态的呢?她说她多了一份觉察,多了一双看见的眼睛。
那么她的觉察又是如何发生的?她说这得益于自己最近一年在坚持和老师对话,写觉察日记。反思自己今天做了什么?心态有哪些变化?和高能量的人聊天会帮助她解惑。她也会和自己在一起,呼吸,品茶,静坐,保留和自己呆着的空间。她也逐渐认识到了改变自己对于亲子关系的重要性。她说父母的变化对于亲子关系的支持是帮助很大的。
丽娜自己总结说她最初的时候总是学习如何对付孩子的方法和策略,学会回家就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孩子小的时候还有一些作用,可是孩子大了,认知提升了,往往会当面揭穿她,有时候事与愿违。现在她弄清楚了,人只能修炼自己。自己变了,孩子才会变。她说她把努力的方向弄反了,现在她不断修炼自己,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滋养。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当她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的时候,她就闭嘴。在孩子做对的时候给予看见和认可,看优点表达出来。这样的她得到了孩子的理解,也收获了自己成长的喜悦。
在丽娜的分享过程中,我意识到大家在一起探讨的过程就是我们进步的一个过程,就是成长的过程,也是提升我们认知的一个过程。这样真实的交流会触发我们的深层思考。这一点给我的触动很大。丽娜的分享让我从一个妈妈的角度看到了自己曾经的不足,也学会了如何去成长自己。
你希望孩子具备什么样的抗挫能力呢?
你认为具备抗挫能力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呢?
你在成长的过程中如何锻炼了自己的抗挫能力?
你对待自己的孩子又是如何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的呢?
你认为孩子最希望从父母这里得到什么呢?
带着问题和好奇我进入今天的直播间,深有感触,深度共鸣,收获满满,带着问题我继续思考今天的话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