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阅

作者: 匀尔 | 来源:发表于2024-06-30 23:51 被阅读0次

    一本书读了很久,同一本书的版本又购了几种。书越读越慢,版本越选越精。精读的同时,更是对美的赏析。

    书的版本也是能够进行悦读的条件之一,旧书是能读到孤本,但未必排版装帧好。

    读者不仅仅是为了读到文字同时也是因好的书籍,表现出悦读的情趣。尤其是长篇小说的阅读,版本的精美更让人能够阅读舒适。读书的兴趣在于选择。

    选择好书读与选择好版本书不能同而论之,但其中内在的联系,是一个整体部分。

    最重要的是有了如上选择,如何阅读,如何提高阅读能力,是喜欢读书的人思考的。

    在现在电子书籍充满整个网络的时代,纸质书籍受到了很大的考验。

    值不值得去收藏,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建立自己的图书专架,是将读书爱好进行到底,还是随波逐流。

    但我提醒喜欢读书的朋友,尤其是自己买书藏书的朋友,不要借阅于别人。可以提供给他们书名,但不要去借阅给他们。

    真想读书的朋友,他们不会去借,是自己去买。生活中恰恰有少买半袋米面却要省下为一本书钱的人。

    可能有人不同意这样的看法,借阅的人是手头无多余零钱去买书才去借阅,为了节约而去借阅。但是恰恰相反,只要你留心观察,借阅(去图书馆查阅资料除外)的人正是有充足的购买能力。但是他们认为不划算,与其买一本书,不如去买一盒烟。书看过就不值得收藏。那么谁是值得收藏的人。仿佛借阅的人知识高于收藏的人,不借书给别人好像有了罪过。我观察到还有人因为看了多少本书都是借,自己没有花一本书钱,还夸赞自称自己借阅能力。

    这句话应该改为书非买不能读也。(学校学生去图书馆借阅不在此讨论中。)这里只谈私人收藏书架。

    黄生借书说·袁枚:书非借不能读也!
    古代书籍刻印不易,印数不多,得到书比现在难得多,要想博览就得靠借。而且清代同样也没有公共图书馆,只得向私人藏书者借。由于有书的人不多,得书又不易,加上私有观念重,自然不愿借出。还由于当时书借出后损坏甚至丢失的情况也不少,当时就流传着“借书一痴”,“还书一痴”的俗语,所以书就更难借了。正因为如此,借来的书就更能激发人们勤奋阅读。(少儿学诗词)
    黄允修贫而好读书,袁枚很器重他,也很乐意帮助他,除了借书给他之外,还支援他一部分生活用费。《赠黄生序》中说:“又虞其家之贫有以累其能也为羞其晨昏,而以书库托焉,成生志也。”此文即是袁枚在黄生借书时有感而发,撰写而成。(少儿学诗词)
    我小时候爱好读书,但是家中贫穷不容易得到书。有个姓张的人有很多藏书·。我向张氏借书,他不借给我,我回家以后在梦中出现向他借书的情形。那感觉是这样的迫切。所以我有看过的书就记在心里。(少儿学诗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借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qm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