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平台上简友分享自己的成功写作经验,发现不管是写故事、接软文、评时政,还是抒发感情、记录人生,都写的是有滋有味。还有读书感悟、影视分析,也都分析得头头是道,遇到看过同一部片子或者同一本书的作者,看别人的剖析和叙说,再想想自己看的时候,总是觉得十分的疑惑:为什么我的感受都是支离破碎,没有办法成文?
更有高手作者由一说二,由二到三,道理讲得明明白白,分析得入木三分,看的时候总是感觉作者一气呵成。而我在写的时候,更多时候是有一说一,没有二,更联系不到三。或者有时候有那么一点想法,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述,才能有联接感。
所以深深地感到,写作,其实是我们学习输出的一个过程,将我们的思想、观念、看法不是用口头语言,而是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而且要语言连贯,意义通畅。
就像一个孩子,小的时候能听懂大人的话,两三岁嘴就可以吧嗒吧嗒说很多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小学开始写作文的时候,也总是喜欢咬着铅笔头,不知道该怎么开头,该怎么叙述,该怎么才能体现作文的主题,该怎么才能语句通顺,描写细致。
所以孩子需要学习如何立意,如何扣题,如何将占有的材料联接在一起,如何写作更能打动阅卷者。这个输出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数十年的学习。
而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只不过我们的阅卷者,已经不是教我们学习写作的老师,而是网络那端的读友。
所以,写作就是一个不断练习的过程,而练习的,就是我们如何将头脑中的知识,观念,想法通过文字清晰合理地表达出来。有想写的时候,有无话可说的时候。想写的时候写作,对谁都没有问题,但越是在无话可说的时候,越是要坚持,逼迫自己,哪怕挤牙膏一样,也要有输出。
就如今天的我,呆坐在电脑前半天,各种想法,都是没有出头的豆芽,看似有希望,却无法生长。
如果我们把思维看成一条河流,水多的时候会流淌,干涸的时候才能看到哪些地方淤泥堆积,而恰恰是淤泥堆积的地方,是我们修通河道的关键。
挤牙膏,就是试图清理淤泥,修通我们思维的河流。
只是,我们可能需要学习,在输入的时候要更加深刻,要更加广博,要能够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思想结合,转化成自己的,输出,才成为可能。
哪怕每天推进一点,坚持输出,终有一天会出现才思泉涌的时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