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活的琐事好像有一种魔力不知不觉让你陷入其中不能自拔,好像笼子里跑圈的老鼠,拼命奔跑却一直在原地。其实这样也没什么,只是我想跳出其中,过了三十几年这样的生活了,如果说前面的几十年是家庭和环境的影响决定了我的人生,那么后面几十年的人生呢?还要把责任丢给原生家庭,丢给环境,丢给小我吗?
如果不去改变,相信未来的岁月,自身的状态和之前比,不会有太大的差别,既然这样不如来点不一样的吧,看看人生会不会有不同。于是我走进了个人成长领域。
2
在做自己的CEO的课程中,不断的被“以终为始”的观点所撼动,每次当我以为我找到了“终”时,很快发现那都不是终。写的周计划,日计划也十有八九不是按照计划来,能完成一半就是高的了。没有完成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拖延,也不是因为忘记,而是因为总有之前我没有想到的任务出现,而新的任务优先级总排在了计划之前。
原本为解决一个问题,然后跳到了另一个问题,然后跳到更远的问题,最后丢掉了之前的问题,或者把事情起个好多个头,多头任务并行,最后掉入一个也没有做好的窘迫。(留白工具没有用好啊。)
我的行动力较强,本来这个是优势,可如果想不明白或者思考不到位,再加上强的行动力就是很糟糕了,可能会这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最后自己都找不着北了,长板反而变成了短板。
3
我想梳理思维,让自己人生有策略,规划有目的,做事有思路、执行有套路,能把事情想明白想透彻,既要站的高看的远,又能接地气的执行。于是为了把事情想清楚,积累和转化价值效能更高的这个目的,我选择建立自我管理系统这个手段。
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把这个目的忘记了。幸好老大最近一系列的文章,频频打脸,最后老大决定停下来闭关搞战略,是最后把我敲醒的稻草。为什么就不能停下来想清楚?最早离开起跑线的未必最早到达理想的终点。我们每次出门旅行都要花很多的时间去做攻略和准备,为了几天的旅行耗费几天甚至更久的时间去做前期的准备,为什么设定一年的目标就可以分分钟的搞定,甚至未来几十年的战略也是一两天就敲定了?这里面拍脑袋的成分有多少?
我总是跟自己以太忙的理由,很少花时间在周计划月计划上,哪怕写也是30分钟就搞定,说懒的思考也好,不知道如何思考也罢,总之用在思考上的时间少之又少。我越怕浪费时间,反而越忙,效果也越不好。要跳出人生的老鼠圈首先就是要先敢于停下盲目的奔跑,而我之前就是一直不敢停下来,做事情常常火急火燎。这里顺便发现自己一个错误的认知需要更正:总以为开始行动的时候就是事情状态转好的开始。因此我总赶在立马行动,其实事情是否转变,转好还是转坏不是从行动的时候开始,而是从认真思考开始,想的越清楚,思路越高级往正确的方向上发展的概率才越大。拥有更高视野范围,试错的成本更低。以终为始是任何创造的第一步,先智力创造,再体力创造。
4
在目标管理中定个目标然后达成,目标从战略中来,那么这个定目标不能是拍脑门定的目标,战略也不能是拍脑袋想的战略,一定要以终为始,和自己(相关干系人)反复沟通,再和导师确认后得出的。
你从哪儿来?
我从浑沌中来
你是谁?(身份界定)
我是一个不断积累幸福能量,掌握自己生活的勇者。
我现在在哪儿?(出发点)
- 乱:焦点、次序、准则、思维方式、行动管理混乱无重点的状态。
- 环境乱,东西乱放,每天都会找不到东西,桌面图标满屏,硕大沉重的背包还是感觉不够用。
- 思路方式与行为方式没有章法。要改善的地方太多了,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学习方法、认知刷新,信念修正……,孩子的飞快成长与时间的流失带来的焦虑与不安让我心乱如麻。
- 原则不明,原则性不强,行为边界模糊。
- 不再长时间内耗,哪怕状况很糟糕,明白内耗没有任何帮助,积极主动才能带来转机。
- 比之前更能接纳自己与他人。虽然偶尔还是会抓狂,但比之前有所进步。
- 心智开启了,在刺激和回应之间开始拥有选择权,虽然不是每件事情都能做到如此,但是已经在往这个方向去发展了。
你到哪里去?(目的)
我要去高能高效的价值孵化地,拥有更多更广泛的自由度。我想通过不断的积累自身价值,转化价值,让生活更加幸福惬意。
怎么去?(思路)
- 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自我管理系统,学习自我管理的理论知识,期间梳理自己的现状与不足,制定策略,然后按刻意训练的方式逐一击破重建。
- 目标管理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并体验与实践,不以完成作业为标准,而是先跟着课程的进度,梳理出自己目标,并按照课程内容去落地实践,达成目标为标准,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输出简书文章梳理思路,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积累实践的心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