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寻梦龙虎山》中的天师形象
旅游,我喜欢美丽的风景,喜欢美丽风景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在鹰潭龙虎山游玩,初识道教的正一教派,初闻天师之名,挂在墙上的宣传条录只能一目十行地阅过,导游都是台词式解说,你不按套路的提问得不到她的回复。我用相机记录下龙虎山的美景,再从网络上搜索龙虎山的道教文化历史,为自己答疑解惑。下面梳理一下龙虎山正一教的发展:
战国时期,鬼谷子在鬼谷洞修道,开启了中国道教文化的先河。
东汉时期,张道陵在云锦山(龙虎山)炼丹,创立了中国原始道教,并在龙虎山行医修炼。
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42年),张道陵到蜀中救治瘟疫病人,创立“五斗米”道,后人称其为天师道。
张道陵之孙张鲁时期,天师道已建立了具有宗教、政治和军事性质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对川东政局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汉丞相曹操深恐天师道势力扩大,对天师道组织进行武力镇压和分化瓦解,任命张鲁为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邑万户。
张鲁之子张盛拒不受封,携印剑经箓自汉中返回龙虎山修治祖师元坛及丹灶故址,开坛传箓。张盛以《正一经》为主要经典,尊张道陵为掌教天师,依托祖先立龙虎宗,正式创立正一道。
魏晋南北朝时,正一道影响力不够广泛,特别是当时的上层社会没有人信奉和肯定。张盛及其后裔对正一道教义进行改造,从儒家思想中吸收了“忠、孝、仁、义”作为修道之本,并参用佛教理论中的因果报应充实教义。打出“佐国佑民”旗号,寻求统治者支持和民众信奉。完成了从民间到官方的历史性转变。
唐朝皇帝推崇道教,自称老子李耳的后裔,确立了道教“皇宗”地位。在此背景下,龙虎山正一道得到了朝廷的扶持。唐玄宗天宝七年(748年)玄宗召见第15代天师张高在京师设立授箓院,唐朝从高宗至武宗,大力扶持天师及其后裔,在皇权的庇护下龙虎正一道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
两宋时期天师的地位有了实质性提高,宋真宗赐封第24代天师张正随为“真静先生”开皇帝位在职天师赐号的先河。宋徽宗多次召见张天师,除求长生不老之术外还向天师问政。南宋时期,理宗嘉熙三年(1239年)赐第35代天师张可大为“观妙先生”,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掌管龙虎山、閤皂山、茅山三山道教皆归天师掌管,张天师成为皇帝诰封的道教正一派领袖。
元至明朝前期,正一道继续发展。元世祖召见第36代天师张宗演,命主领江南道教,元朝对天师道的扶持代代相传,天师得到朝廷的器重。
明洪武5年(1372年)朱元璋下旨命第42代天师张正常“掌天下道教”。明朝200多年间,正一真人的名号没有晋升,其子嗣多豪横不发,被罚降之事常有,第46代天师张元吉“夺良家之女,逼取人财务,前后杀四十余人,明宪宗闻讯震怒械元吉至京,会百官廷讯,论死。第49代天师张永绪仙逝后无子,乃去真人号,龙虎山正一道开始衰败,降低了百姓对它的信任。
清代至民国年间,正一道走向衰亡,乾隆17年(1752年)停止了历朝以来天师晋谒皇帝的旧制,改由礼部接待。限制天师职权,取消天师主管天下道教事及江南道教之首的地位。
道光年间取消了天师入朝觐见制度。正一道原先的荣耀一落千丈。
民国初年第62代天师天师张元旭为扭转正一道命运投靠军阀。
1912年天师封号被取消。1924年,正一道遭到农民起义的打击。
1927年方志敏发动上清群众破除迷信,押解第63代天师张恩溥至南昌,解散天师府道士。张恩溥在四·一二政变后投靠蒋介石,蒋介石曾派人去龙虎山维修天师府和上清宫,并任命张恩溥为国民党第21军代理副军长。1948年底,张恩溥携子辗转抵达台湾,结束了正一道在中国大陆1800多年的传教历史。
改革开放后,第63代天师张恩溥的外甥张金涛担任龙虎山道教协会会长。从事道教文化和发展当地道教文化旅游事业。
正一道在皇权的庇护下一路发展壮大,进入20世纪逐渐走向没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