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夜里的情绪发泄完了,冷静下来咱好好说说我们之间的问题。主题就是“讨好型人格”,之前你写的那篇东西,或者说你的不安,来自于我性格中“讨好型人格”的因素,你总是会跟我强调,我自己一定要找到“我想要的生活”。那时你担心的,就是我会重蹈7年前的覆辙。昨天又多了些新内容,你一再强调,你也有“讨好型人格”的一面。和你在一起之后,越发的觉得你我之间相似之处挺多的。倒不是说那种在一起时间长了磨合出来的那种“相似”,而是一些我们在认识之前,就已经存在的,无论是经历上还是性格上的一些“共同点”。“讨好型人格”,可能就是其中之一吧。荣格在《心理类型》里提到,任何人的性格特征,只是表征性的,即每个人的性格都不是单一极端的,体现出某种特点,只是这种特点占据了更多的比例而已,这也解释了人为什么会变,随着后天环境的变化,每个人潜在的占少数比例的某种性格,会逐渐增强,直到这种隐性的性格占据多数的比例,变成显性的。
“讨好型人格”或者说,想去讨好别人从而获得自我满足的想法,就是最典型的这种受后天环境影响而显露的性格特点。首先要说的一点就是,“讨好”与是不是具有自主意识并无太大的关系,很多时候的“讨好”行为,往往就是因为自己想要得到那个“奖励目标”而做出一些“违心”的选择。这种情况的下限,是法律,一个人为了自由,生命等权利,而去遵守法律,不去触犯那些刑法中的可能剥夺其生命,自由的罪名,这是最底线的。这种事情的上限,可能就是对于上级和客户的“阿谀奉承”了吧,带有很强的目的性,以升官或者获得其他利益为目的。在这上限和下限中,生活中的诸多行为都会被解释为“讨好”,例如父母以学习成绩为标准,给子女兑现某些“奖励”,更典型的可能就是“舔狗”行为了吧。
但若过分的强调这种带有目的性的“讨好”,难免会陷入片面的工具理性中,即人的行为,尤其是在对他人的行为中,都要根据经验去计算,以求实现最大化的目标。这种行为模式在恋爱关系中,在我看来并没有那么“健康”。爱情根本上是感性的,用说理的方式解释爱情,进一步说,用科学实验的方式去解释爱情,也许可以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例如医学中对于人脑和内分泌系统在恋爱中的种种表现得观察,以及心理学对于人在恋爱中行为的解释系统,但这种解释终究无法绕开的,或者说无法解释清楚的,是“感情”两个字。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以医学和心理学中的理论作为标准去追求某个人,并不能保证能够达成目的,甚至失败的可能性反而会增高。那么这些理论的问题出现在哪?今天只想就一个方面进行解答,即“个体差异”,这种“差异”既是因人而异,也是因时而异,即每个人都有其有别于其他人的一面,同一个人在每个时间点上,也不同于其他的时间点。这种观点不追求不可知论,而是想说明“人”的复杂性。
扯远了,说回最初的话题,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必然是上文提到的那种“行为-奖励目标”这种进程诱导的结果,奖励目标也未必都是实物,例如因自己的付出而感到满足,无论是感情上的还是道德上的。但这种奖励目标,在自我满足上,比较容易被实现,于接受付出的那一方来看,很多时候未必会那么有效,即对方感觉不到自己接受了“付出”。因为像上文提到的,每个人真正的需求,或者此时的需求,未必如那个“讨好”之人想象的那样,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舔狗”行为都无法被理解和感受到。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我看来一方面是更多的进行沟通,在恋人之间尤其如此,单方的“讨好”也许短期内会让另一方感到非常高兴,而“讨好”的一方也会非常满足,但即使是恋人之间,很多时候也无法准确掌握对方此时的需求和想法,这就需要两个人频繁和及时的交流,说的多了,互相之间会有个更彻底的了解,默契也就产生了。另一方面,恋爱中的两个人的平等很重要,长期的单方的“讨好”,会影响自己在两人相处时的心态,不自觉的就把自己放在一个较低的位置,自己的需求就很难得到对方的满足,这种不满足也会对恋爱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道理讲的差不多了,下面说些比较主观的感受。我挺不喜欢听你说“讨好”这俩字的,无论是说你自己还是说我,这词本身就带着不平等。说你自己,我就会觉得你受了莫大的委屈,我心里自然会别扭,还是那句话,咱俩有时候就是一个人,你不高兴,我自己会更难受。说我,就觉得你将我对你的好,赋予了很强的功利性,我承认在追求你的时候是有些“舔狗”行为,但我们开始之后,我自认为没有哪件事是刻意去“讨好”你的,无论是从德国回来,还是之前搬到你家附近去住。“讨好”这俩字会让我觉得我自己在和你相处时我自己表现得很“心机”,虽然“你算计我”是我们开玩笑时候说的,但我还是愿意把这玩笑往积极的方向理解,将它理解为追求,但若与“讨好”二字联系到一起,可能就没有那么正面了。
写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说,感情里的付出,互相都明白就可以了。“讨好”这俩字,说出来难免会伤感情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