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实用干货
如何让一个不了解007的人快速了解007?

如何让一个不了解007的人快速了解007?

作者: 笑谈数据 | 来源:发表于2018-03-20 00:31 被阅读220次

写在前面

这是一篇严重拖稿的文章。我特意去查看了我起笔的时间是3月8日,直到今天第二次续写才成文。关于拖稿的原因,我稍微想了下,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最开始有意愿写,但没有时间;第二,后来有时间写,但又没有意愿,没有动力;第三,再后来我干脆想是不是可以等到一个特殊的时间比如100天写这篇文章,更有形式感和标志性。现在看来,这实则是我为自己找的借口,让自己可以因此心安理得一点。虽然听起来还挺合理的,但蒙蔽性特别大。因为时间它很客观,它所能代表的意义需要看具体的人如何去赋予。无论是10天、70天还是100天,你觉得哪个时间对你的意义是重大的,你就可以把这个时间作为标志,赋予意义。


前段时间的日更文写了如何做好演讲这件事,文章中提到了我目前正在日更演讲群中践行日更演讲。隔天私董会的敏大在群里问我:日更演讲群是什么?谁组织的?有什么要求?提交形式是怎样的?

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然要提及007。说到007,就必然要跟大家介绍一下007是什么。面对一群不了解007的人,如何去向他们全面地介绍007,让他们能够快速准确地了解007呢?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我与007结缘

大概是2017年3月,我跟一位朋友聊起写作,说自己一直想写点东西但总是难以开始或者说开始了又难以持续。朋友于是建议我加入007,一个写作社群。那是我第一次听到007,但一开始我心里就本能地排斥它。因为知道这是一个付费社群,而且你交这个钱不是让他们教你如何写作,而仅仅是让你按照他们的规则来写作,无论你写什么,写得怎样,没有要求,交作业就算数,没交作业就要出局,出局就等于钱打水漂了。听起来这交易好不公平,这社群就不靠谱,着实坑人。

说白了,就类似于你决定要做一件事,但是又怕自己坚持不下去,于是想让朋友来监督你。你跟朋友约定的监督方式是,你先给对方发红包比如1000元作为对自己坚持去做这件事的一个奖惩,是奖励还是惩罚,这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如果你做到了,这1000元可以选择要回来,也可以作为对朋友监督你的回报;但如果你没做到,那没有任何余地,这1000元就归朋友,你不能要回了。当然对于你来说,相比这1000元,你自然是更希望自己能够坚持去做成这件事。因为如果不坚持的话,不仅损失这1000元,更让你失落的是,你又有一事不成了。

这种事我以前从来没有做过,因为我总是过分地高估自己的自律,因而不屑于用这种方式来约束自己。以我那个时候的认知,我是万万不能接受花钱仅仅是为了找人来监督自己做一件事。更何况那个时候我对007这个名字的印象是联想到007系列谍战电影,觉得肯定非常鸡血,不适合我,我从心里上就觉得这不靠谱。而且那个时候,写作对我来说,只是嘴上说着,心里念着要去做的事,并不是一件要去落实到行动上的非做不可的事。

就这样我对自己的自欺欺人一如既往地麻木而包容。结果就是,在这大半年里,我竟然连一个字都没有写。直到2018年元旦,当我开始要对过去这一年进行复盘时,竟然发现我想不起这一年我都做了什么,这让我惶恐。除了去找平时与一些朋友的聊天记录,希冀能够将这一年经历的过往串起来之余,我竟然找不到任何自己留下的记录。

也就是在那天,我对自己说:你要去记录,关于生活,关于工作,关于学习种种,你必须通过记录让你的人生有迹可循。也就是在这样一个念头下,1月7号的早上醒来,当我看到朋友圈有一位加入007的朋友打卡的信息,我仅凭着大半年前对007的一点粗浅了解,就通过这位连话都没说过的朋友分享的扫码加入了007。从看到信息到决定报名再到报名成功,我已经记不清整个过程花了多少时间,但一定很短,短到我到现在都很难说清楚当初是经历了怎样的思考才做出了这个决定。后来有朋友问到我为什么加入007,我说其实没有想太多,比如会不会写,要写什么,也没有想太远,比如能否完成,能否坚持。想来确实是来不及思考这些,因为在那一刻,或许就是那几天想要写作的信念在内心沸腾,在那一刻,看到有人陪着我一块写作,有一种抱团取暖的感觉,会让我觉得写作起来更有动力吧。我想这可能会是唯一正确的答案了。


本文缘起

两个月前当孙雪问我007是什么的时候,我就希望自己能够简洁明了地跟她讲清楚,但是我发现我完全没有能力去让一个不了解007的人快速了解007。那个时候因为我也才刚加入,实在是了解有限,感受也有限,我只能给她发007公号里的介绍文并同时给她做一些零碎地疑问解答。也就在那个时候,我就希望自己能够写一篇文章:如何让一个不了解007的人快速了解007?

然而2个月过去了,尽管这些天码了好多字,但除了偶尔在需要的时候提及007以外,并没有对007有过任何刻意的、系统的落笔成文。因为担心自己了解的不够,也担心自己的表达有限,不能将007丰富的全貌和盘托出。如果有人因为我的介绍而对007有误解,觉得这不是好的,这不是靠谱的,我觉得我就最好还是先什么都别说。

也正是这样,我没有主动去跟身边的朋友说起007,更别说鼓动朋友加入007了。即便是当初孙雪说想加入的时候,我也是再三劝她再多了解一下,考虑清楚再做决定。因为我真的害怕我认为的好别人不一定认为好,适合我的不一定别人也适合。

那天敏大在群里问我007的问题时,我让孙雪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听到她说在007很快地就找到了很强的归属感,007对她来说是一个更重要的平台时,让我打心底地开心。后来八戒突然给我发来一张007众筹报名的截图,然后跟我聊起了007包括007是什么样的氛围。我想我一时半会是很难将这个问题说清楚,所以我想我是时候来好好把“如何让一个不了解007的人快速了解007”的文章写出来。虽然我还是没有做好回答好这个问题的准备,但无论如何,就像007的践行宗旨那样,用小而美的进步迭代精进。


007是什么

尽管我一直希望用一句话就能够简洁地说清楚这个问题,但我发现真的好难。我想来想去,一句话无论如何说都不免会出现顾此失彼。如果因为这样影响读者对007的理解,那这样的简洁就显得舍本逐末,毫无意义。其实不出局公号里面有关于007的详细介绍,我下面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将公号里的内容整理《007不写就出局》

1. 007是一个全球写作社群

没错,是全球,就是这么霸气。只要你有写作的意愿,并且希望在写作的路上有人作伴,无论你在哪里,都可以自由地加入007。而事实上,目前007里面已经聚集了全世界各地的各行各业的践行者。

但与此同时,还需要给你泼点冷水。007作为一个写作社群,只负责监督你是否写文章交作业,对于你写的文章不限字数、主题、内容,也不做写作指导。当然007班级之间会自发地组织一些写作以及各种技能的分享,都是干货满满,而是还都是免费的。关键是这种战友之间近距离的分享,会让你感受到巨大的能量。

2. 007的核心:持续写作+相互点评

7天1篇写7年,每次在作业雨结束之前将作业交到不出局作业中心,系统自动统计完成情况。

每月逢7倍数,7/14/21/28号17:00-20:00将作业交到班级群,形成【作业雨】,点评截止次日20:00(点评上下楼战友【非编号】作业并@作者)。

关于点评,有些战友不太重视,觉得只要自己写好文章就可以,点评不认真。我最初也是这种想法,点评只是为了应付去完成的。后来受到一些持续花大量时间做大篇幅点评的战友影响,上一次作业雨期间我在点评完上下楼战友文章后,还准备对我们小组所有战友的作业雨做点评。然后发现点评这事一点都不简单,无奈自己功力不够,最终还是只点评了6位战友的文章《3月第二次作业雨文章点评》

3. 007是实名制.去中心化.群主轮流值月

实名制:跟我们上学的模式差不多,007也是班级制,班级里每个人都是实名制,而且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唯一且终身的编码(类似于你的学号)。

中心化:007每个班级都是固定结构,以班级建群,77人1班,值月生任群主,出任CEO,统领班级事务。

班级成员:践行者76人 + 群班长1人(班长是从最初的践行者一步一步晋升上来的)

班级管理:1个值月生(CEO) + 6个组长轮流值月(首月值月生由班长根据战友的自荐选出,并且不可连任,后续值月生由上任值月生从组长中选出。首月组长由首月值月生选出,后续组长由上月组长选出,组长一切听从值月生安排)

值月规则:战友负责成长,我们负责陪伴和监督

系统提交作业,以21号为例,依此类推: 正常:15号00:00:00-21号19:59:59 迟交:21号20:00:00-21号23:59:59 未交:22号00:00:00起(记为下次作业)

4. 007名字

77人一班,7天1篇写7年,7年后一起去南极

5. 007的宗旨

通过输出倒逼输入,用小而美的进步迭代精进

6. 007的称呼

代号007行动,成员为007er,相互称战友

7. 007口号

不出局就出彩


为什么这么多人加入007

加入007时每位战友都要按照固定格式做一个自我介绍,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加入007的理由。我专门去找了一下我们72班各位战友加入007时的自我介绍,仔细看完之后,发现大家表达的理由相差无几,无非是提高写作、践行、与优秀的人共舞等等。我想这些话不会是凭白说出来的,一定是他们在加入007时对007有这样的了解。

目前007全球总共有7300+战友。之前看过一次统计数据,007平均每周出局11人,每天进入15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加入007呢?我想来应该有3个方面的原因。

1. 写作的需求

007作为以写作为起点的社群,加入进来的人一定有写作的意愿,我想这应该是大家加入007的首要动力。

前几天有一位朋友通过群聊加我微信,我问他是不是007战友。他告诉我还不是007的正式成员,并同时给我发了一段自我介绍。

他告诉我,他觉得007必须要写作和点评别人的文章,有点不自由,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写文章。而且他说目前没有写作计划,只想要交朋友。我直接告诉他,在007,你不写作,是很难交到朋友的。

坦白说,这话一定也不夸张。甚至可以更准确地说,在007,你不写作,你连立足之本都没有。

2. 践行的力量

007吸引的是一群对自我成长有极强意愿,但践行力不够的人。而007的7天写一篇,写7年,不写就出局的规则,让这群人找到了践行的力量。

记得一位朋友听说007的写作是要写7年的时候,就问我:你觉得自己能坚持7年的理由是什么?

我当时回:我说不上来具体的理由。非要说的话,是信念吧。很空对不对,但anyway,就是这个东西在我内心沸腾。但我其实也不太理解,为什么以你为代表的这类人,会觉得坚持7年是一件很恐怖的事?如果现在能做好,为什么未来不会是越做越好呢?

朋友:因为了解自己的惰性。

其实根据我的了解,这位朋友算得上是非常自律的。比如到点睡觉,比如做事投入能够做到不让手机干扰。而且这位朋友平时也写作,并且写得还不赖。然而,在上面对话结束的第二天,这位朋友就主动让我再给她介绍007,然后到下午这位朋友就突然给我发信息。

坦白说,当这位朋友主动说要加入007时,我大概花了1个半小时跟她沟通,主要就是让她再多了解一点,让她了解全面一点,让她在足够了解的基础上做出判断,而不是受到我的影响。她说想清楚了,然后加入了,现在说感受到了一个自己之前没有了解的世界。

3. 牛人就在身边

在007,你永远都不会因自满而自大,因为身边总有牛人在,他们什么也不说,就足以让你自己意识到你还有进步的空间。007发起人覃杰老大说:看到活人做到很重要,不然,以为做到的都是神。我第一次听到这话时,非常感同身受。比如当我觉得自己践行日更写作这事特别了不起的时候,竟然听说007里面早就有不少人在这样做着。比如当我以为践行日更写作这一件事就已经达到我的极限的时候,竟然发现有好多人在践行日更写作的同时,还在践行日更演讲,然后我也从此走上了双日更之路。

当然,我这还只是践行,离牛人还差得远。2017年007已经出了不少打造了个人品牌的牛人,而这些牛人都是我们的战友。这些牛人经常会被邀请到新班级的开班仪式上做分享。我目前旁听过三个班级的开班仪式,说实话,每次听完这些牛人的分享,就能够感受到践行、成长、改变的动力与无限可能。


我在007践行

加入007以来,我开始有规律地在践行一些事。有些是与007战友一块,有些是我自己。

1. 践行日更写作

从1月7日加入007开始,我就定下了践行日更的目标。虽然中间经历过因为惰性而偶有中断的懈怠《日更路上的挣扎》,经历过因为失落而决定放弃的挣扎《再谈日更》,但好在从2月20日中断,到2月24日决定重新开始,至今持续践行日更写作24天,公开发布了23篇文章,总共4.6万字。

当然,数量不能代表什么。虽然写了这么多,至今也没写得有多好。但是写了这么多,让我喜欢上了码字,让我对开始写作这件事不再觉得困难,让我在写作中找到快乐甚至可以说是寄托。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对其他事情的思考与记录,不断去思考如何写作这件事以及写如何写作这件事,已经足够让我觉得这是一件自带能量的事,不需要刻意坚持,朝着能量走,你就会去做。

与此同时,在践行日更写作中战友的反馈与鼓励给了我更多的动力。

如何让一个不了解007的人快速了解007?

后来谁也没有说什么,第二天我重新更新了两篇文章并公开发布到群里。007好像就是有这样一种无声地默契,你无需多说什么,去干就好了。

如何让一个不了解007的人快速了解007?

这简直是一大早起来的小确幸,让我开心了足足一天。

如何让一个不了解007的人快速了解007?

张大哥作为日更写作与日更演讲群的发起人,擅长鼓励我们,并且持续不断、不遗余力给我们鼓励,让这两个群充满了温度,好暖心。

2. 践行日更演讲

我是2月25日晚上加入日更演讲群的。记得在这前一两天,张大哥在日更写作群里针对我们在春节期间的日更中断做过深刻地动员大会,于是在那一天群里大部分战友都就日更这件事进行了自己的思考并做出了承诺。

也就是在那天,关于写作大家聊起了演讲这件事。说实话,我现在去翻看当时的聊天记录,发现实在是看不出当时要加入日更演讲的缘由。只能跟自己解释,大概也是像当时加入007一样,靠着一股冲动与信念吧。

加入日更演讲至今20天。我从最开始不知道要说什么,只能将看的书生硬地读出来,以此作为演讲。到后来将读别人的书改为读自己写的东西,感觉会因为熟悉而读起来更亲切一些,把这个过程看做是写作与演讲双同步,挺棒的。后面再到什么也不准备,只是在心里想一下大概可以说什么事,也不去细想具体要说什么,能说多久。凭着一点印象张口就来,发现碎碎念也能讲上七八分钟,还因此给自己定了个调子,就这样每天自己跟自己说话,也算是每天好好拜访了自己一次,好好呵护了自己,也挺好的<生而不易,请记得好好呵护自己>

但是一个模式久了,你就会因疲倦而反思自己是否可以换一种更好的方式。碎碎念久了,我感觉到这其实不是真正的演讲。而既然践行的是日更演讲,就还是最好要回到演讲的本真上来,所以我现在会主动去听一些擅长做演讲的战友的分享,然后对照思考他们是怎么做的,我又如何能借鉴。在这样一步一步的调整中,我相信我会很快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并且践行下去。

3. 践行每日冥想

冥想这个事其实是我从去年就想要好好做的事,我也因此在去年买了课程。刚买的时候在朋友的监督下练习了一个周期的课程。后来就中断了,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直到今年,也是春节上班后,可能也是受到在007践行写作尤其是我在践行日更写作的影响,我突然觉得冥想这个事我也可以践行起来。想做就行动,我开始每天练习冥想。但最开始挺随意,没什么规律,什么时候想练习就什么时候练习,有时候是早上起来练习,有时候是晚上睡觉前练习,有时候是上班休息时练习,甚至有时候在地铁上练习。这样随性地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很容易忘记做这件事,尤其是一忙起来,更是顾不上了。后来007有一位战友拉了一个冥想群,并且要求每个人每天都要写冥想日记。借着这个势,我于是重新开始练习起冥想,并每天写冥想日记。

虽然冥想练习才算刚开始,但践行早就上路了,所以什么时候开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已经开始了。

4. 践行每周跑步

跑步是春节上班之后给自己增加的计划。最开始给自己定的是每天跑5公里,很快就发现不切实际。因为一方面没有那么多时间,另一方面,自己平时不太爱运动,这样一下子就实在没有动力。后来我就根据自己的情况将计划调整为,每周至少三次,每次至少5公里。目前践行了三周,并且我在这周又给自己增加了一点任务,就是每次跑完都要写跑步日记。

因为跑5公里至少需要半个小时。按长度来看,半个小时一点也不长。但也许是我不够耐心,我到现在都觉得跑步的半个小时很长,不知道要怎么打发。我试过什么都不听,就感受晚风吹在自己身上然后任由大脑漫想。到后来听音乐觉得空洞无趣,因而厌倦。再到现在尝试听战友的演讲,好像总算找到了一件可以两全其美的事。但也许过段时间,我还会对此觉得烦闷而放弃,谁知道呢。但我知道我会继续跑下去,跑步日记我会继续写下去。

因为在践行的过程中,我发现无论做什么,光践行这个动作,光记录这个行为本身就是收获。


我对自己在007的期待

加入007之后,我发现我只要想做一件事,就很容易给自己定下目标并且毫不犹豫地去践行。从来不担心要是做不到怎么办,好像一开始就非常坚信自己是能够做到的。我不知道这是不是007带给我践行的力量,但如果不是的话,我也想不出什么其他的答案。

前不久认识一位朋友,交谈甚欢。有次聊天中她这样评价我:其一,驱动力比较强,一旦认定的目标,会比较不折不扣地保质保量地去完成。其二,目标感比较强,比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比较能够客观理性地去分析自己的一些需求。其三,执行力会比较强,一旦确定了自己的目标就会去坚持自己的一些计划,然后去践行,所以就感觉践行力不错,感觉还挺靠谱的。其四,比较上进,有好的东西会主动去跟别人分享,然后也有意识说要去主动认识更多的人,要去做一些有意义、比较积极的事。

坦白说,听到这个评价让我很开心,但更让我意外。因为这确实与我对自己的认知或者说与过去的自己相比,反差太大。随性一直是我给自己生活散漫的托词。不争,也有属于你的世界,是我对自己严重拖延症的肤浅宽慰。而且原来也有好几位朋友直接指出我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所以如这位朋友所言,我只能解释为,我这算是进步了。

因着这个轨迹,我想以后的改变总是会一点一点的,我对这些都充满了期待。具体一点,我希望自己能够持续践行,在践行中主动思考,再在思考中去践行。


写在最后

最后还想再说下,我为什么一开始就会想让别人对007的了解要快速。因为我唯恐别人会跟我当初那样,有对007的误解,有对写作这件事的疑虑,因此搁置了大半年。虽说人生中的每一步都算数,但如果能够少走一点弯路,在正确的路上把步子迈大一点,不是更好吗?我大胆试想,如果我在知道007之初就加入了,现在的我多少会有点不一样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民京:今天突然想要了解007,简书搜索发现你的文章,看完我也大致有个了解了,我想合适的时候我会加入007
  • 慧慧2018:你好,我是68班9月值月生,编号5136,看了你的文章,真棒!像你学习,多多请教!
    笑谈数据:@慧慧2018 好的,已加微信哦
    慧慧2018:@让我把空心菜当饭吃 可以链接我,我的微信15190128257。
    笑谈数据:@慧慧2018 谢谢鼓励,相互学习~

本文标题:如何让一个不了解007的人快速了解00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qwu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