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小白的我没有技术背景不知代码实现难度,且能力有限并不能计算出投入与产出比,所以以下仅为浅见,希望多多批评指正。
思考过程:
首先,滴滴拼车功能使用量低的主要原因是用户担心安全得不到保障,不信任陌生乘客。所以要提高拼车功能的使用量保障用户的安全是核心需求。
第二,使用滴滴拼车的潜在用户群体或目标用户群体是经济水平比较低的年轻人,即30岁以下,这个群体占总用户比例28.37%(数据来自艾瑞数据,下同),如高校学生和职场不久的年轻人,这个群体收入比较低也没有自己的代步工具,所以对低价出行方式的需求比较大。而31到40岁的用户占比虽达到63.28%,但是他们的需求可能不是低价的出行方式而是便捷舒适的商务专车,所以要提高滴滴的拼车功能使用量就要确定目标群体为经济水平比较低的年轻人并有针对性地作出决策。
第三,确定核心需求和目标群体后,可从产品和运营两个方面去提高滴滴拼车功能的使用量。
对于产品:
分两个方面思考,一方面是“避免问题发生”,通俗来说就是避免两个可以搞出事情来的人坐一起;另一方面是“问题发生了怎么解决”,就是万一还是坐一起了搞出事情来就要有解决方案。针对前者,滴滴可以把以往的自动安排拼车改成互选拼车,拼车车友要实名认证和相互确认才可成行,车友可根据对方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还有评价评分来选择是否同行,评价评分体系以tag的形式,不能自定义,避免出现一些不友好评价,比如对女性身材样貌的评价(见下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37298/ebffd21c27655eee.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3837298/79d2f54ab2106a54.png)
(由于时间问题视觉美观及具体信息字段显示什么暂时没有考虑过多)此外,用户还要完成对拼车车友评价才能进行下一次拼车,这样保证每次拼车都要对车友作出评价以供其他车友拼车时参考。另一方面,针对“问题发生了怎么解决”,在司机端和乘客端都增加语音一键报警功能和语音报警功能,前者用于发现情况不妙但不能打草惊蛇的情况,后者用于无手空出来点报警按钮的紧急情况,比如拉扯等。
对于运营:
推广内容突出“安全”和“低价”,推广渠道可为地铁站公交站广告牌,朋友圈广告投放到高校和办公区域,还有滴滴出行软件的启动页,公众号推送等。推广方式可以为给新拼车友大力优惠,给学生派优惠券等,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拉新。
总结:
1. 核心需求:安全保障
2. 目标群体:经济水平较低的年轻人
3. 产品实现:
a. 用户实名认证,拼车车友相互确认才可成行,车友可根据对方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等)和评价评分来选择是否同行,评价评分体系以tag的形式(不能自定义),要完成对车友评价才能进行下一次拼车。
b. 在司机端和乘客端都增加语音一键报警功能和语音报警功能,前者用于发现情况不妙但不能打草惊蛇的情况,后者用于无手空出来点报警按钮的紧急情况。
4. 运营实现:推广内容突出“安全”和“低价”,推广渠道可为地铁站公交站广告牌,朋友圈广告(投放到高校和办公区域),还有滴滴出行软件的启动页。推广方式可以为拼车友大力优惠,给学生派优惠券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