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半段里,阿赛夫和索拉博两个人不够饱满,情节有瑕疵。前段则没有什么问题,伏笔埋地合情合理,因此后来引出真相时感人至深。
2、作者与哈桑,都是好人,大多数人都不错,除了万恶的塔利班一伙。其他人甚至是将军,作者的父亲都不是坏人,只是他们更复杂,在这一层面,作者和他们又是同一阵地。
3、作者写文娓娓道来,没有一丝娇柔做作,没有一丝丝卖惨,有的就是对往去的故乡和故人的怀念,还有就是自责与诸多遗憾。有谁能安然接受自己的国家被毁坏至此而无动于衷呢?有谁能接受自己的弟弟哈桑,自己的忠仆阿里一家被连累至差点惨遭灭口呢??这样的命运,仅仅因为作者早年就已移民美国,稍稍避免其害。在美国受贫穷之苦,多年后终于一番成就之时,阿拉辛――另一位忘年挚友,引导作者重新踏上故土,这里有一条重新成为好人的路。
4、为你,千千万万遍。我不知道为什么出现这么多次。我知道它能很好地推动情节,也极好的描绘人物形象,以及给以后埋伏笔。但我不知道,这明显煽情的话语,当初译者能不能普通化一点呢??第一次是哈桑对作者说,第二次是法拉德对作者说,最后一次在结尾是作者对索拉博说。既然出现这么多次当然有大用,我又不傻。但就算两个顽皮男孩之间关系亲如兄弟,实在不太可能说这样温柔的话呀。所以,这就是译者的别有用心了吧。这么中式的句式,主语省略,谓语提前,省略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来精炼传神,嗯,还有煽情。
4、关于主人公和哈桑的人物剖析,嗯,不太想赘述了。作者小时候跟他父亲的关系就是我跟我父母的关系。而哈桑那样诚恳善良的人必定存在过世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