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第二十六章天突变二皇新崩罢能臣自毁长城(三)

第二十六章天突变二皇新崩罢能臣自毁长城(三)

作者: 晓粥粥侃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20-11-12 09:05 被阅读0次

            我仔细分析分析了这六项,不郊、不庙、不讲都是礼仪上的套路,于处理国家大事关系不大。之所以万历不做这三项,是因为他本人身体状况很差,不方便做这些。如果非得去的话又得找人抬着啥的,劳民伤财,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从这点来看万历还是挺体恤民意的。

      至于不朝嘛?因为明朝有一个庞大的集团--言官集团。明朝的言官主要有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御史们主要监察官员和机关,是一般监督。六科则监督六部承办的业务,是专业监督。一个对人,一个对事。两者亦可以互相弹劾。给事中的官阶不高,权力却很大,有把朱批的奏章封还的权力,说白了就是否定皇帝的决策。

      本来当年朱元璋制定这项制度是鼓励大臣直言进谏,及时纠正皇帝的错误,从而确保朱氏王朝千秋万代。制度很好,然而执行的时候往往走样。言官们开始变得沽名钓誉起来,因为这还发生了正德和嘉靖年间因诤谏而受廷杖丧命的事件。万历皇帝皇帝是个讲文明的皇帝,不想动用武力去跟这些言官们死磕,于是与言官和大臣们开始了冷战,一冷就是二十年。

      由于上朝人数太多,乌泱泱一片,想处理个事儿根本就不可能。朝堂更像是朝臣们打嘴仗的战场。

      索性万历就不上朝了,而是经常秘密地召集几个人,坐一起开个茶话会,讨论讨论就完事儿了(注意,此处是秘密召开,所以才会给人不见朝臣的误解)。

      至于不批,则更不恰当了。你想啊,如果他二十年啥也不干,他能熬过这二十年吗?黄仁宇说,万历只是对一些不实的奏折不批,其它日常性工作的奏折还是照批不误的。

      综上可知,虽然万历二十年间不上朝,但他依然在处理着政务,可以说并没有对国家的正常运转造成什么实质性意义的影响。

      这些对万历的评价并非我主观臆测,而是通过总结前人资料得出的结论,如有谬误,还望指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二十六章天突变二皇新崩罢能臣自毁长城(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dd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