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由《肖申克的救赎》想到的

由《肖申克的救赎》想到的

作者: 虚童 | 来源:发表于2018-11-06 23:26 被阅读0次

    一篇论文接下来又要来一次脱胎换骨的大改,做了些铺垫的细碎工作,终于要开始了,发现自己有强烈的畏难情绪,或者说,“没蓝了2233……”,没有心力继续。

    那,就说说昨天读的小说吧。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吧。

    拿到这本书是个意外,也是个小惊喜。原因是3号去图书馆服务台取预约的书的时候,无意中发现服务台旁边有个漂流角,以书换书,一瞥之下看到了熟悉的字眼。于是拿自己的书换了这本。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我看过不下3遍,读博以来里面的镜头和台词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因此原著读得很快,70多页,大概一个多小时就读完了,个别地方翻译得不好。情节和电影大体相同,最大的区别在于,原著里安迪在入狱之前就用积蓄买了股票、理财,并委托好友在他服刑期间伪造了另一个身份,在他服刑的几十年期间这些股票升值了n倍,越狱后安迪改换身份同时财富自由;而电影里安迪出狱后的新身份是典狱长洗钱用的假身份,安迪越狱之后冒用这个假身份取走了典狱长所有的赃款远走高飞,显然后者更有戏剧性。而原著里安迪永远怀着希望、默默筹划的“禁不住的鸟”的形象更为饱满。两个情节你问我喜欢哪个,我的回答是后者。

    关于这部电影(书),我有两个感触比较深的地方:

    1.体制化vs自由。翱哥不止一次跟我提到过这部电影里的体制化,因此我对这部分印象比较深。

    每个进入肖申克监狱的人,想要在这里生存下去,必须从内心思想到生活、社交习惯毫无保留地改变、适应。这种改变在出狱后也不会消失,也就意味着自由的彻头彻尾的剥夺。例如,在监狱里,实行轮班上厕所,每个人上厕所的时间是固定的。几十年如一日,即使其中的人物Red获得假释,成为一个自由的公民之后,他还是只有当分针指到25分的时候,才有尿意,25分一过,即便没上厕所也没有尿意了。

    更严重的是,被体制化之后,人们会发现自己离不开这个体制,再也没有能力去调整适应新的生活。图书馆老管理员布鲁克刑满出狱之后发现自己在社会毫无存在感,每天不知道干嘛,最后痛苦地自杀了。

    我们读博士的过程,也是一个被体制化的过程。不断地调整自己去适应学院的条条框框,不断地调整自己的作息、社交,追逐效率,追逐搞研究的状态。不断地尝试各种办法,克服自己的气馁、懈怠,调服自己的烦恼,单身的还要克服感情的孤寂,历经种种,以保持身心的平衡。就像肖申克的每个犯人都想出去,出去之后又想重新回来。真的不知道自己博士毕业之后,会不会也会怀念这种生活。翱哥说,自己毕业后不想做老师,一个原因是,一直维持这种科研的状态下去,最后发现自己只能做科研,做不了别的。

    我也有同感,但是回头想想,我们终究无处可逃。中小学阶段,我们被训练成考试机器。读研究生、博士也只是一份职业,毕业后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去适应单位的规则和潜规则。除非你去做一个流浪的乞丐。(这么说,大学阶段是唯一可能的自由之地,只要不挂科就好。哈哈)

    现在想想,真正好的体制,在于杜绝一切形式的垄断,任何职业都可以得到合理的市场回报,使得每个人都有自由尝试和选择职业的可能性。真正好的文化,在于包容多元的选择,这样人们才不会为别人的看法而活(比如,现实中许多人追求体面的职业、体面的生活,不考虑自己是否真正适合及喜欢,很大的一个原因便是担心自己混得不好被别人瞧不起)。真正好的教育,在于使得公平和道义深入人心,无人有作恶的想法和行为,这样人们才能免于种种担忧,卸下自我保护,走出高墙彼此真正交通,随心选择。(我估计我想到的,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早就想过了吧,乐园是不存在的,哈哈,还是继续武装自己,保护自己、保护家人吧。)

    还有一种折中,那就是交出一部分自由,留下一部分自由。在工作的时间里,尽一切努力去工作,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把整个世界忘掉,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或是娱乐放松一下,或者搞一搞自己的爱好,或者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如志愿服务,这就是自由。非哥的签名,自由的要义在于自由的剥夺,牺牲掉许多东西,最后换来一点自由。我想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我觉得,“自由的要义在于自由的剥夺”,颇有点苦行僧的味道。还是不如我们的主人公安迪说的,“希望是个好东西”。那么,总结一下:【自由的要义在于自由的信念】。

    2.不公正的待遇。

    这个下次再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由《肖申克的救赎》想到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ep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