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
圣人笔下的人生是完美无缺的,所以这属于少数人的幸福。
而我相信,大部分人的生命历程都是缺点东西的——懂!
小学时候的我,懵懵懂懂,看似游刃有余地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不知其所以然地享受着各种夸赞,还莫名地陷入无解的婆媳家庭战役中……我没有自己的世界观,只是被动的接受一切。偏偏这一切就如《偏爱》我一般,缠着我今后的人生。
叛逆期的我,懵懂无知,尝试着去喝酒,ktv,还有总是赶在门禁之前回宿舍,甚至是看别人打架……现在想想,所谓的叛逆期不是“不听话”,而是在求知。
从那以后到现在的我,正在想要变得伶俐懂事的路上。这也是我今日写作的目的。
我自我觉得很遗憾,在我最需要父母教育的时候,他们却在外为生计奔波。在这份成长的空缺里,我可能遗失了太多。我性格变得内向,孤僻,或许还对某些对我有“动作”的人有恐惧感……这些占据了我的童年记忆。这个时候的我,来不及成长,来不及懂得,只为了反抗!写到这里,我想到了约翰•克利斯朵夫,我认为我们的童年有些相同“秘密”。
在离开了家之后,我才有了学习(各种学习,只要是人生学到的东西,当然更注重生活方面学习吧,毕竟人不只有学校的生活)的空间和心力。这样一想来,我的学习一直输在起跑线上。
我中学的一个朋友,我特别喜欢她,因为她让我领悟了家是温暖的,家人是善良乃至有知识涵养的。我羡慕她们,以至于我相信我也能做到。就像她告诉我的,只要用心对待家人,就能使家庭和谐。
高中忙着学习和成年,最主要的是在编织自己的故事了,在生活方面没有太多补充,倒是留下了不少遗憾等待补缺。
我最感叹的是大学吧。今年已是成年的第三年了,该懂的也该懂了,不该懂得也要懂了:
今年我就说两个事:
其一,我此前总是把曾经虐我打我千百倍的奶奶算做我人生最大的仇人,我也曾发誓我尽量不要和他说话,给她有好脸色,因为知识告诉我——“孝”是中华传统美德。于是,我几乎转换了我此前百分之九十的态度。私心地说,我想拥有个温馨的家!
其二,我懂得了爸爸。他从2016年开始养猪,开始的辛苦我没有在他身边感受,直至今年,我才有机会在他身边一览。
今年特别的不容易,非洲猪瘟让养猪的人胆战心惊,他们十分努力的在防治的同时好好养猪,而这对于在乡下的我们十分不容易。每次需要什么药(兽用)就要进城一趟,还有以星期为周期的时间进城购买猪食。真的很辛苦也很心疼——夏秋怕暑热,冬春恐严寒。我每次看着爸爸手工喂完十几圈猪后,在于日光最热的时候,扬着三轮车而去,响响地,带走我一路的祝福。我每到六七点的时候,就打开双耳,我时刻在等待熟悉的三轮车声,那是平安的号角。晚上的每一餐猪食又要一一经他的手,我心疼极了,却又不能够帮他一点,因为爸爸在考虑之下决定不让我进猪圈内。我尤其心疼他的是,每到有仔猪要出生时,他则要辛苦站立一整晚,这是他的工作准则和习惯,虽然我不知道这样做是不是必须的。我现在“懂得”他的一步,所以我想要理解他的所做的事情,支持他,帮助他,赞赏他!当然,也会慢慢让我妈不理解他的地方学会理解和接受和支持。
爸爸真的是太辛苦了,他用着疲惫和受伤的身体撑着我们这个家!我爱你爸爸!希望她们都能懂你!!!
最后,就借用《目送》中的一句话。
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