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济学到底在谈论什么?

经济学到底在谈论什么?

作者: 读行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20-12-16 23:48 被阅读0次

    以前在上学的时候读过一些经济学资料,了解到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如何高效利用稀缺资源的学科。这个解释对于当时还没有进入社会的我而言,具有足够强的说服力。

    随后在进入社会几年之后,我发现这种解释好像并不能完全说明经济学的本质,但又搞不清楚经济学到底在说些什么问题。直到遇到了薛兆丰老师,他用四个四字词语说明经济学的本质:东西不够、生命有限、互相依赖、需要协调

    经济学之所以有如此魅力,原因在于它是以研究陌生人互动规律为己任的学问。人的认知和判断,至今主要还是靠直觉和短距离的人际关系来驱动,但人的身体和际遇,却早就已经暴露在大规模的陌生人的精妙协作之中了。

    在社会分工日益专业而细化的趋势下,没有一个人能够在社会中“独善其身”,他必须依靠市场的力量,必须通过别人、陌生人的帮助才能完成或大或小、或难或易的事情。这就是经济学之所以重要的原因,不管一个人从事的是哪种工作、身处何位、财富多少,他都应该了解一下经济学。

    男女社会分工

    当然,除过“研究和陌生人互动规律”这一本质属性之外,还有其他属性也相当重要,理解了这些才能更好地理解经济学的本质。

    经济规律无处不在

    在我们一般的认知中,经济学规律只有在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中才能起作用,比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相反,在社会主义国家,比如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的那段历史,并不适合经济规律。

    这种看法其实非常错误,不管在哪种社会制度下,只要有人的地方,经济规律就会起作用。有一篇著名的文章《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讲的就是在二战期间,发生在战俘营中的各种经济组织、现象和有趣的事情。比如被关在战俘营中的人们也会进行交易,交易价格会随着供给的变化而波动,其货币是香烟,会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还会出现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甚至还会发生跨境贸易等。

    只要有人在,就一定会存在经济规律,因为人们要通过交易和其他合作,而一旦合作就会出现各种预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就在经济学所研究的范畴之内。所以,不管在哪住社会制度下,都存在经济规律,如果违反这些规律,就一定会发生与之对应的社会现象。

    公正的背后是效率的考量

    到底是公正重要,还是效率更重要,对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在经济学家眼中,没有效率的考量,就不可能公正的结果。

    有很多社会现象,比如知识产权的保护,表面上看上去是为了公平,为了让发明人能够得到他们应得的财富和荣誉,维护基本的社会公平。但其实更合理的解释是,如果社会不保护知识产权,那么还有多少人会安安心心的发明技术、攻克难题呢?如果没有人愿意做创新为社会带来增量,甚至还出现各种侵权和盗窃行为,那么社会财富的总量只能不断降低,同时一个更加重要的结果便是社会整体效率的普遍降低,最终所有人只能用更加野蛮的手段和方法掠夺别人的财富。想想看,这样的社会是我们想要的吗?

    所以,每当我们在讲公正的时候,背后的含义是说,它是符合效率的。只有那些让社会里每个人都有积极性去积累财富的规则,才是公正的规则;只有那些让社会能够存活下来的规则,才是公正的规则。

    看见看不见的东西

    我们知道经济学家分很多种,有分学界的,有分业界的;有做宏观的,有做微观的;有奥地利学派,有凯恩斯学派,有芝加哥学派,还有各种各样的学派。但还有一种分法,就是好的经济学家和坏的经济学家。

    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在100多年之前,就写了一篇文章《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在文章的开头就说,好经济学家和坏经济学家的区别只有一个,那就是坏的经济学家仅仅能看到那些可以看见的后果,而好的经济学家却能同时考虑那些可以看得见的后果,以及那些只能通过推测看得到的后果。

    一般而言,如果两件事在时间上先后发生,那么就会有人认为这两件事存在一种相关性,甚至因果关系。但这根本经不起推敲,因为我们永远无法想象如果没有前面发生的那件事,将会发生什么,历史只能发生,而不能试验。比如不管在何时,新技术的出现都会在短期内让一部人失业,这时候就会有人出来批判技术的快速发展会导致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剧,但很少有人能看见在长期内技术又会创造出其他新的岗位,同时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当然,看见看不见的并不容易,这需要一个人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想象力,而这永远是稀缺能力。

    不是事与愿符而是事与愿违

    在一般的看法中,人们会认为只要你是一个好人,那么你就会做好事,相反如果他是一个坏人,那表示他会做坏事。但真的是这样吗?好和坏的区分标准有那么泾渭分明吗?

    在真实的环境中,往往并不是这样。很可能,一个自私自利的商人实际上给很多人带来了巨大的福利,而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也可能做一件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如何让不懂经济规律的政府要员指定政策,常常发生事与愿违的结果。比如下面这些案例:

    1.最低工资制度,本来是要保护穷人的,它真的保护他们的利益了吗?

    2.同工同酬制度,本来是要保护那些弱势群体的收益的,但它最后保护他们的收益了吗?

    3.福利制度,本来是让那些没有依靠的人能够找到依靠,最后这些群体的生活,是变得更好了,还是变得更糟了?

    4.为保护那些濒临灭绝的动物,我们颁布了各种的法律,最后这些动物的命运是更惨了,还是更好了?

    很遗憾,这些政策往往都不会如愿以偿。所幸的是,经济学就是要研究这些出于良好愿望而事与愿违的现象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关于经济学的一个整体性的思维框架,主要由下面这些构成。

    1.经济规律普遍存在;

    2.各种制度安排,不光看过去,更重要的是看未来,看它会不会有助于提升提高社会总效率;

    3.经济学训练人怎么去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东西,怎么样才能通过想象力来进行正确合理的比较和选择;

    4.经济学更加关注事与愿违的现象和规律,而不是事与愿符的现象和规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济学到底在谈论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rla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