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朋友聊天,听到一个故事:
一位报名参加了亲子境外团的妈妈,带着孩子出国旅行。正逢旺季,旅游的人很多,为了排队买一些当地的纪念品,她们和导游走散了,人生地不熟,大家英文也不好,都有点慌乱。她的儿子那时候刚满8岁,来到这种人生地不熟的全陌生环境,又遇到这种状况,就一直拽着她的衣角,生怕被丢掉。她有些焦急,一边安慰着孩子,心里却无可奈何。而同团的一个6岁的孩子,却主动用英文和小贩沟通,借到手机找到导游,大家都赞叹不已。据说,这位8岁孩子的妈妈一路都在数落自己家的孩子,并时不时的流露出对别人家孩子的羡慕。
其实她所描述的这种的现象非常普遍,和别人做对比的心情也不难理解。多数父母都会把对孩子的期待转化为一种过激的压力。更有急功近利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 ,打着“都是为了孩子好”的旗号,给孩子报各种班,花各种钱,潜意识其实是在掩盖的是自己内心的迷茫和焦虑……
爱是教育的根本,而父母对孩子的爱也从来不容否定。
然而,很多父母都没有意识到,把一切做的对的不对的事情都罩上“爱”的保护伞,成天叫嚷着:
“我的初衷是好的啊!”
“还不是为了他好!”
……
这种做法,其实都是对孩子成长的不负责任。
- 02 -
母性的力量胜过自然界的法则。 孩子有没有良好的教养,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一定和母亲最初的教育脱不开关系。
窦靖童出生时,王菲曾给她写过一首歌,叫做《童》,歌词里唱道,“你不能去学坏,你可以不太乖。”这短短十二个字大概就寄托了王菲对女儿们最大的希冀了。
曾经的歌里的那位童,
已经成长为今天在台上不输天后的童殿
让自己变得更好,也是王菲在教育孩子上最有力的方式。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女儿们都表现出了良好的修养。以窦靖童为例:
一落座,便体贴地问助理要不要挪一下位置以坐得更舒服;
助理不小心把水泼到电脑上时,就及时递上纸巾;
采访结束,从不忘把从隔壁桌拿来的椅子物归原位。
- 03 -
妈妈的素养,真的可以决定孩子的一生。
孩子,不应该是父母人生的创口贴,很多家长停止探索人生,把自己的生活和孩子绑在一起,孩子成绩好了被表扬了就开心,考砸了就心情灰暗,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亲子关系。实际上,孩子是无法负担两个人的成长的。
8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妈妈,面对“输在起跑线”,“学区房”等犀利的教育问题表达了自己的不同观点,在结尾,当被问到让她们意想不到的问题,每个人的回答又让人瞬间泪奔。点击请自备纸巾。
视频中的妈妈,都有着这样的焦虑。她们不仅仅只关注孩子的分数,而是专注孩子能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然而期待越高,盲点越大,对教育的焦虑也随之变得越来越严重。
英国心理学家希尔维亚·克莱尔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目的,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其实,如何教育孩子,是作为父母必修的基础课。
不论报什么班,都不应该是父母缓解自己内心焦虑的借口。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热爱的领域和方向,其价值大于任何知识。而语言作为通往世界的桥梁,不仅是了解外界的工具,也是多一种让孩子发现内在潜力的可能性。
有句话说得好,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每个妈妈在成为妈妈之前,也是妈妈手心的宝贝,而一旦从女孩过渡到母亲的身份,就变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超人。
母爱大概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而对孩子的期待与对如何完成这份期待的迷茫,让母爱中多添了几分无奈与焦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