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6】教育写作:从优秀到卓越
文/
张爱敏

感谢吴松超编辑!他编著的《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是张爱敏工作室2022年共读的第一本书。为什么要把这本书置于年首?一是源于这是一本关于教育写作指导的专业用书。作为编辑,吴编辑以大量的案例阐述教师为什么写作,如何坚持深耕,修炼写作技巧;二是源于教育写作一直是工作室的研修主线,每一个成员都在坚持着简书日更365挑战。为了更有效地提升教师教育写作水平,助力教师专业化发展特推荐共读此书。
全书共分十一章,第一章聊聊写作的价值,引导教师如何过上“研究的生活”;第二章至第九章则以专业的视角从不同角度探讨如何进行写作,指导教师踏上专业化的教育写作路。如写教案、写教后记和观课记、写“上学记”、写教育生活、写学生故事、写读后感、创作教育类文学作品、写教育评论等。第十章指导一线教师如何投稿,让投稿变得更轻松。最后一章则阐述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核,如何成为真正的名师。
教师要想从优秀走向卓越,一定要补上写作这门课。这是工作室成员读了此书后达成的共识。吴松超编辑说:“教师写作,是让教育变得更美好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通往职业幸福之路。”但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未把写作当作日常,成为习惯。在序言中,吴编辑剖析了教师不写作的各种因素,如时间、自身、观念等。强调关于“写作”的修炼还需要教师内在自觉,坚持日积月累逐渐提升写作技能。因此,《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可谓是教师写作的工具书和指导宝典。
身边的榜样不胜枚举。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做出来的,不仅做得好,还能写出来。如闫学、管建刚、华应龙、钟杰、王君等名师的成长正是得益于阅读与写作。曾几何时,为了逃脱“工具化”的宿命,为了获得精神的自由,为了在工作之余,开拓属于自己的能够称得上是事业的东西,他们拿起笔,从而构建起生命可以依托的精神世界。正如编者所言“文章在备课的过程中,在精彩的课程中,在听课的反思里,在评课的交锋中,在阅读的感悟里,在对学生心灵的呵护中……”。当我们去观察、梳理教育教学中的一些行为,继而进行思考,研究,创新,写作留痕,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不二法门。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