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比利时布鲁日三年展( Bruges Triennial )中一个名为“摩天大楼(布鲁日鲸鱼)”的艺术作品在互联网上引发了热议。
本届布鲁日三年展的主题为“流动的城市”,因“流动”一词的显性化,其中大部分参展作品都与水相关。《布鲁日鲸鱼》之所以能够在众多同质化的作品中脱颖而出,除开其独特的艺术意义,也离不开艺术作品背后所反应出的社会意义。
《布鲁日鲸鱼》来自纽约布鲁克林的建筑设计公司——Studio KCA,高约38英尺(约11.6米)。与众不同的是,原材质方面《布鲁日鲸鱼》采用了废弃渔网、香烟过滤嘴、泡沫快餐盒等重达5吨的海洋垃圾!
《布鲁日鲸鱼》制作时,Studio KCA联合夏威夷野生动物基金会和Surfrider基金会进行了长达四个月之久的材料搜集工作,主要搜集地集中在太平洋与大西洋。
目前,《布鲁日鲸鱼》被安置在比利时Jan Van Eyck广场附近的运河中供大众欣赏。
艺术品的首要价值,最直观的必然是其基于视觉的审美价值。《布鲁日鲸鱼》外形似蓝色巨鲸从水底跃起,虽然原材料采用的全是废弃物,但该作品的造型上却并无废旧之感,色彩艳丽、造型十足,不管远拍还是近拍都具有极强的画面感,惟妙惟肖的鲸鱼造型让它受到了许多观赏者的喜爱。
谈及设计初衷,Studio KCA的设计师杰森·克里莫斯基(Jason Klimoski)称,之所以将作品设计为鲸鱼造型,是希望用一种更被接受的形式向人们展示海洋漂浮垃圾的种类与数量。为了展现污染的严重性,鲸鱼作为水中最大的哺乳动物无疑是最合适的选择。
《布鲁日鲸鱼》的诞生利用了5吨海洋垃圾,而全球范围内,海洋垃圾的数量高达1.5亿万吨,比海中的鲸鱼还要多。
《布鲁日鲸鱼》的存在,只是这1.5亿万吨海洋垃圾的一个缩影。Studio KCA方面希望观赏者能够在艺术品的欣赏过程中积极反思糟糕的生态环境问题,继而加入到环保者的队伍中去,以此改善环境保护质量、推进绿色生态发展。
由此可见,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不仅应该具有观赏价值,其背后所反应的社会价值也是大众买单的主要因素。
(图片部分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
网友评论